[发明专利]有年代感的靛蓝牛仔面料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54055.6 | 申请日: | 2018-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5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仇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牡丹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22 | 分类号: | D06P1/22;D06P1/50;D06P1/673;D06P1/651;D06P1/66;D06P1/44;D06B19/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孙晓晖 |
地址: | 2130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靛蓝牛仔面料 阳离子改性 接枝剂 点涂 靛蓝染料 牛仔坯布 烘干 汽蒸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高温高湿条件 葡萄糖 离子键结合 电子发生 氢氧化钠 涂料配方 色光 后整理 隐色体 发色 拉幅 退浆 还原 离子 涂料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年代感的靛蓝牛仔面料生产方法,它是对退浆后的靛蓝牛仔坯布先进行点涂再进行拉幅烘干,然后再进行汽蒸、水洗、烘干,最后预缩得到有年代感的靛蓝牛仔面料;上述点涂采用的点涂料配方如下:5~20g/L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5g/L的氢氧化钠、20~100g/L的葡萄糖以及10~40g/L的阳离子改性接枝剂。本发明的方法在牛仔坯布后整理工序中增加点涂工艺,并在点涂料中加入阳离子改性接枝剂,利用后续的汽蒸工艺使靛蓝染料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被还原成阴离子隐色体,使其与加入的阳离子改性接枝剂产生离子键结合,使得原来靛蓝的发色电子发生变化,从而改变部分靛蓝染料的色光,最终实现有年代感的颜色。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印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年代感的靛蓝牛仔面料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现如今男女老少都喜爱穿牛仔服饰,牛仔服饰选用牛仔面料缝制,对于靛蓝牛仔面料,其常规生产方法如下:以纯棉纱线作为经纱,经整经后用靛蓝染料染纱、上浆、织造成坯布、后整理。后整理主要包括退浆、拉幅烘干、预缩等。
染色之后的靛蓝牛仔面料呈现比较鲜艳的颜色,经过长时间,例如十年到数十年被保存下来,相对染色浓度高的面料颜色逐渐沉淀下来带有青黑色,相对染色浓度低的面料颜色逐渐沉淀下来呈黄色。
近年来,消费者对于这种颜色沉淀下来的靛蓝牛仔面料,也就是所谓“有年代感”的靛蓝牛仔面料很喜欢,牛仔服饰越能呈现年代感越有“味道”,于是有年代感的靛蓝牛仔面料需求量急速增加。但是,这种有年代感的靛蓝牛仔面料一般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保存,供应量十分有限。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这种有年代感的靛蓝牛仔面料是本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目前,也有一些文献报道采用相关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然而效果不甚理想。
例如,在织造成坯布之前加入黄色的硫化染料染纱,这样经纱上就会出现靛蓝和黄色两种颜色,使用这样的经纱制成的牛仔面料能够显示不同的颜色。但是,一方面,由于靛蓝染料和非靛蓝染料(例如黄色的硫化染料)颜色剥落速度有较大差异,使用过程中非靛蓝染料颜色会先行全部剥落,导致褪色极不自然;另一方面,这种牛仔面料呈现的黄色较为鲜艳,与沉淀下来有年代感的黄色差异较大。
再例如,在织造成坯布之后进行套染。但是,一方面,套染会导致纬纱也被染色;另一方面,由于套染也是采用的黄色硫化染料,同样导致面料呈现的是鲜艳的、而非沉淀下来的黄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效果较好的有年代感的靛蓝牛仔面料生产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年代感的靛蓝牛仔面料生产方法,它是对退浆后的靛蓝牛仔坯布先进行点涂再进行拉幅烘干,然后再进行汽蒸、水洗、烘干,最后预缩得到有年代感的靛蓝牛仔面料。
上述点涂采用的点涂料配方如下:5~20g/L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1~5g/L的氢氧化钠、20~100g/L的葡萄糖以及10~40g/L的阳离子改性接枝剂。
所述阳离子改性接枝剂为带反应基团的季铵盐化合物。
所述反应基团为环氧基团或者均三嗪基团,优选环氧基团。
上述拉幅烘干采用非接触式烘干方法,烘干温度为90~110℃,优选为100℃。
上述汽蒸采用饱和蒸汽于100~105℃汽蒸1~3min。
本发明具有的积极效果:本发明的方法无需加入非靛蓝染料,它是在牛仔坯布后整理工序中,增加点涂处理,并在点涂料中加入阳离子改性接枝剂,利用后续的汽蒸工艺使靛蓝染料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被还原成阴离子隐色体,从而使其与加入的阳离子改性接枝剂产生离子键结合,使得原来靛蓝的发色电子发生变化,从而改变部分靛蓝染料的色光,最终实现在短时间内获得有年代感的颜色。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牡丹纺织有限公司,未经黑牡丹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40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性超纤鞋里革工艺
- 下一篇:一种纯天然抗菌真丝面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