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既有人行桥舒适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56587.3 | 申请日: | 2018-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6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栾小兵;冯宁宁;周军文;鲁良辉;齐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130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行桥 舒适度 阻尼器 加速度计 运行过程 质量调谐 测量 元模型 测点 优化 激励信号 减振效果 优化设计 运行状态 检测模 更新 分析 | ||
1.一种提高既有人行桥舒适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加速度计测量运行过程中的测点加速度来更新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优化质量调谐阻尼器的数量、参数以及位置,通过阻尼器的优化分析,提高既有人行桥的舒适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既有人行桥舒适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人行桥布置三向加速度计,采集不同时段测点加速度时程;
步骤二:利用NI模态分析模块得到既有人行桥在运行状态下的动力特性;
步骤三:利用FEMtools软件根据NI模块的动力特性对既有人行桥进行模型更新;
步骤四:基于更新有限元模型,运用ANSYS软件对质量调谐阻尼器的数量、位置以及参数进行优化,使得人行桥在不同工况下的加速度符合舒适度要求,提高人行桥的舒适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既有人行桥舒适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确定人行桥桥面板布置的三向加速度计的位置,在NI模态分析模块中依据设计图纸建立模型,在模型中相应位置输入采集到的加速度时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既有人行桥舒适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采集既有人行桥在运行状态下的所有测点加速度数据,把所有的测点加速度时程数据输入NI模态分析模块中模型相应节点;识别出既有人行桥运行状态下的前几阶振动特性,包括自振频率、振型以及阻尼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既有人行桥舒适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基于步骤二识别出来的前几阶模型特性,利用FEMtools软件进行模型更新,把按照结构设计图纸建立的有限元模型的结构构件几何参数和材料参数进行优化,使得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的动力特性和人行桥运行状态下的动力特性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既有人行桥舒适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在更新后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基础上,运用ANSYS软件,优化确定调谐质量阻尼器的个数以及位置,设计调谐质量阻尼器质量块的重量以及弹簧的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工学院,未经常州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658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