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管桩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57025.0 | 申请日: | 2018-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0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徐浩然;唐达昆;余棚;卢继忠;熊晓晖;帅青燕;漆玉祥;汪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E02D5/54;E02D5/7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张海洋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锚杆 钢管 钢管桩 碎石地层 中空钢管 混凝土连接 组合式钢管 安全性能 传统钢管 钢管连接 有效解决 沉桩 锚固 混凝土 并用 施工 保证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钢管桩,包括钢管和至少一根锚杆,所述钢管为中空钢管,所述至少一根锚杆设置于所述中空钢管的内部,使用时,所述钢管与所述至少一根锚杆均被打入地面,所述至少一根锚杆被打入地面的深度大于所述钢管被打入地面的深度,所述至少一根锚杆与所述钢管通过混凝土连接。该钢管桩施工简便,只需将锚杆打入到碎石地层中相应的深度,并用混凝土将锚杆和钢管连接,就可有效解决传统钢管桩在碎石地层中沉桩困难,难以达到设计深度的难题,保证了组合式钢管桩与碎石地层之间锚固牢靠,进而保障钢管桩结构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钢管桩。
背景技术
在临时工程施工中,一般选择钢管桩作为主要的竖向受力支撑构件,钢管桩施工方便快捷,与钻孔灌注桩施工相比工期较短,成本较低,施工工序较少,且对环境的的污染性也较低,并且作为临时结构的支撑构件,也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较强的稳定性,能满足临时工程的需要。因此,在临时工程的下部结构施工过程中普遍采用钢管桩作为支撑构件。
为保证临时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稳定,对钢管桩的入土深度具有一定的要求,在普通的软黏土地基中,钢管桩沉桩较容易,达到承载力较高的土层后,可以保证临时结构的安全稳定。
在临时结构施工过程中,会经常遇到碎石地层,传统钢管桩沉桩较困难,有时钢管桩的入土深度无法达到设计要求,在各种水平荷载作用下,其锚固力不足,稳定性难以满足施工需要,从而影响临时结构的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管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管桩,包括钢管和至少一根锚杆,所述钢管为中空钢管,所述至少一根锚杆设置于所述中空钢管的内部,使用时,所述钢管与所述至少一根锚杆均被打入地面,所述至少一根锚杆被打入地面的深度大于所述钢管被打入地面的深度,所述至少一根锚杆与所述钢管通过混凝土连接。
将锚杆打入到碎石地层中相应的深度,其施工速度快,通过使用混凝土与外套的钢管连接组成一个整体可有效的提高钢管桩的稳定性,满足施工需要,保证钢管桩结构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一根锚杆的数量为一根,该锚杆位于所述钢管的中心位置。
在普通的软黏土地基中,钢管达到预计的入土深度较容易,可以保证临时结构的安全稳定,但对于在临时结构施工过程中,会经常遇到碎石地层,有时钢管的入土深度无法达到设计要求,在各种水平荷载作用下,其锚固力不足,稳定性难以满足施工需要,从而影响临时结构的安全性能。而所述锚杆与钢管相比较,可以达到预期的入土深度,保障钢管桩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所述锚杆位于钢管的中心位置使该钢管桩的结构更加平稳,为运行的车辆或处于钢管桩上的物体提供更安全的钢管桩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一根锚杆包括第一锚杆、第二锚杆、第三锚杆、第四锚杆,所述第一锚杆、所述第二锚杆、所述第三锚杆分别设置在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并分布在所述钢管的内部,所述第四锚杆位于所述钢管的中心位置。
所述三根锚杆分布在正三角形的顶点并且还有一根分布在钢管中心位置,其可以在各种水平荷载的作用下受力均匀,提供稳定可靠地钢管桩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一根锚杆包括第五锚杆、第六锚杆、第七锚杆、第八锚杆、第九锚杆,所述第五锚杆、第六锚杆、第七锚杆、第八锚杆分别设置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并分布在所述钢管的内部,所述第九锚杆位于所述钢管的中心位置。
所述四根锚杆分布在正四边形的顶点并且还有一根分布在钢管中心位置,其可以在各种水平荷载的作用下受力均匀,比起正三角形能够提供更加稳定可靠地钢管桩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70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