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泪道诊疗用内窥镜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57147.X | 申请日: | 2018-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5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玉;张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德玉 |
主分类号: | A61B1/005 | 分类号: | A61B1/005;A61B1/01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陈晓敏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机构 辅助机构 鼻腔 诊疗 泪道 内窥镜装置 辅助导管 鼻泪管 转向筒 转动 可分离连接 可转动连接 内窥镜操作 控制导丝 下端开口 治疗效果 手柄 鼻泪道 泪小管 转动筒 鼻孔 泪点 伸入 直筒 对准 损伤 治疗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泪道诊疗用内窥镜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鼻腔辅助机构及内窥镜机构,使用时,鼻腔辅助机构引导内窥镜机构从鼻泪道进入,所述鼻腔辅助机构包括可转动连接的直筒及转向筒,利用手柄和控制导丝实现转向筒的转动,所述内窥镜机构包括辅助导管及与辅助导管可分离连接的诊疗用具,使用时内窥镜机构伸入鼻腔辅助机构中,鼻腔辅助机构从鼻孔插入,转动筒转动,使内窥镜机构前端对准鼻泪管下端开口,手动推动内窥镜机构进入鼻泪管,利用诊疗用具对泪道进行诊疗,本发明的内窥镜操作方便,避免了泪小管和泪点的损伤,可采用的治疗手段更多,治疗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泪道诊疗用内窥镜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泪道包括鼻泪管、泪囊、泪小管及泪点等结构,泪道疾病是眼科常见、多发疾病,以泪道下段狭窄、阻塞多见,常伴有慢性泪囊炎甚至急性发作;另外,外伤导致下泪小管断裂,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找到近侧断端而成功实施泪小管吻合的患者,溢泪在所难免;因发病部位在面部仪容最主要部位--的眼周围,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所以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当前主要治疗方法是泪道插管再通术、泪道激光再通术、泪囊鼻腔吻合术和鼻内窥镜下泪囊造瘘手术等。其中泪道插管再通术是对泪道损伤较小的方法,但都是在盲视下操作,对泪道内的情况了解不够,全靠术者的经验,因此盲视下操作所致的泪道损伤甚至假道的产生在所难免;目前的泪道激光治疗都是从上泪道进入,普遍存在激光光斑偏小、热效应重、盲视下操作等不足,会直接影响激光的治疗效果。外路、内路的DCR虽然治疗成功率有所提高,但都改变了患者泪道的生理结构;对外伤性泪小管断裂经外路吻合不成功的患者,目前尚无特效方法。
泪道内窥镜的问世使得泪道疾病的诊疗有了质的飞跃。在泪道内窥镜直视下,可以直接观察泪道粘膜的形态结构,准确定位狭窄、阻塞部位,并对病变部位进行激光和微型电钻在手术,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对泪道正常粘膜的损伤的泪道损伤。
然而现有的泪道内窥镜都是从泪小点、泪小管进入,由于泪小点、泪小管的管径较小,所以泪道内窥镜的管径受限,因此所使用的导光纤维束就细,激光、图像等会受影响,很多治疗技术无法通过该内窥镜引入应用(如同步注吸、还钻、剪刀、异物钳等);激光所产生的热效应对周围粘膜的损伤不容忽视;另外,现有泪道内窥镜技术无法对泪点、泪小管严重狭窄、阻塞的患者,以及泪小管断裂的患者实施泪道诊疗;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内窥镜的治疗效果和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泪道诊疗用内窥镜装置,使用时从鼻泪管进入,可引入各种治疗技术,操作简单,方便治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泪道诊疗用内窥镜装置,包括鼻腔辅助机构及内窥镜机构,使用时,鼻腔辅助机构引导内窥镜机构从鼻泪道下端开口进入鼻泪道。
所述鼻腔辅助机构包括直筒及转向筒,所述直筒及转向筒的一端具有四分之一圆弧状结构,直筒与转向筒通过四分之一圆弧状结构的底端可转动的连接,所述转向筒四分之一圆弧状结构的上端连接控制导丝的一端,所述控制导丝的另一端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与直筒可转动的连接,转动手柄,手柄可拉动控制导丝,实现转向筒的转动。
所述内窥镜机构包括辅助导管及诊疗用具,所述辅助导管内具有多个治疗通道,所辅助导管的侧圆周表面上设有与治疗通道连通的诊疗用具入口,所述诊疗用具通过诊疗用具入口伸入治疗通道中,由辅助导管的端面伸出,与辅助导管可分离式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导管的外径不小于2.5mm。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导管由弹性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诊疗用具安装于治疗通道中,其中一个治疗通道内伸入引导光芯用于图像采集,其他治疗通道分别选择性的装入激光光导纤维、液体吸注系统、旋切系统、环钻系统、显微剪刀及异物钳其中的一种或多种诊疗用具。
一种泪道诊疗用内窥镜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德玉,未经张德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71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弯曲半径可变的内窥镜用无铆钉蛇骨组件
- 下一篇:一种口腔内窥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