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上浮萍清理船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57525.4 | 申请日: | 2018-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32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丽英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张海兵 |
地址: | 31801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上 浮萍 清理 | ||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上浮萍清理船,其解决了现有浮萍清理船的清理效率低等技术问题。本浮萍清理船包括船体,船体设置有集料筐,集料筐具有过滤装置,并固定有支架,支架固定有用于支撑转轴的支撑座,转轴的中部同轴固定有转子,转子的外周面固定有3根拨杆,转子的两侧分布有叶片;支架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有导套,两个导套上分别滑动设置有滑杆,两根滑杆间隔设置且两者之间通过外框相固连,外框内具有用于容纳转子的空腔,空腔的上腔壁和下腔壁分别设置有一个能够与拨杆相啮合的齿槽;外框设置有刀杆,刀杆设置有切刀组件,集料筐上开设有供切刀组件通过的通道。本浮萍清理船具有清理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上浮萍清理船。
背景技术
受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农业污染等的影响,水体的富营养化日趋加重,造成河道、湖面堵塞严重等问题,对农业灌溉、粮食运输、水产养殖、旅游等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不可估量。目前,相应的治理办法主要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人工打捞等,但化学防治对水体生态系统破坏性大,生物防治法是从水生植物原产地引入其天敌,使之建立种群,但见效慢,况且引进的外来物种是否有副作用尚不可预见;人工清理较为环保,但劳动强度大。
如我国专利CN 206245296 U公开的一种浮萍打捞装置,包括能够浮于水面上的浮体,浮体的两侧分别转动设置有一叶轮,浮体上设置有能够带动叶轮转动的驱动源;浮萍打捞装置还包括盛料网,盛料网的前端与浮体相连接,盛料网的后端设置有浮子;叶轮转动时可将浮萍抛至盛料网中。
上述专利虽然解决了浮萍打捞的问题,但由于浮萍本身富含水分,且被捞上来时也自带较多的水分,因此,使得打捞装置承受较大的重量,搬运不便且可搬运的量较小,从而使得整体的浮萍清理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水上浮萍清理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水上浮萍清理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水上浮萍清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浮萍清理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储存浮萍的集料筐,所述集料筐的底部具有供水通过的过滤装置,所述集料筐的前端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用于支撑转轴的支撑座,所述支架上固定有能够带动转轴转动的电机,所述转轴的中部同轴固定有转子,所述转子的外周面沿自身周向均匀固定有3根拨杆,所述转子的两侧分布有固定于所述转轴上的叶片,所述叶片能够通过转动将水中的浮萍打捞至集料筐中;所述支架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个导套,两个所述导套上分别滑动设置有一根滑杆,两根滑杆间隔设置且两者之间通过一个外框相固连,所述外框内具有用于容纳转子的空腔,所述空腔的上腔壁和下腔壁分别设置有一个能够与所述拨杆相啮合的齿槽;所述外框的上端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刀杆,所述刀杆朝集料筐方向设置有用于切割浮萍的切刀组件,所述集料筐上开设有供所述切刀组件通过的通道。
其工作原理如下:本浮萍清理船在使用时,行至有浮萍的水域,电机启动带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叶片转动将水面上的浮萍捞起并甩至集料筐中;转轴转动的同时可带动转子同步转动,进而使转子上的3根拨杆依次与相应的齿槽接触,当拨杆与上腔壁上的齿槽接触时,可带动外框朝集料框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切刀组件将集料框中的浮萍切断,使浮萍破裂部分汁液溢出,并通过过滤装置流回水中,减轻浮萍清理船的整体重量,提高浮萍清理船可搬运的浮萍数量,提高清理效率;而当转子继续转动,相应的拨杆与下腔体上的齿槽配合时,可带动切刀组件回缩,以进行下一次的切割。本申请中打捞浮萍和切割浮萍共用一个驱动源,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进而降低浮萍清理船的整体重量,从而也可提高清理效率。
在上述的一种水上浮萍清理船中,所述上腔壁上的齿槽与下腔壁上的齿槽关于所述转子的中心对称分布。对称分布可保证当转子旋转一周时,外框刚好来回往复3次,保证浮萍得到较好的切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丽英,未经张丽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75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自航自卸人工渔礁抛石船
- 下一篇:一种网兜收集装置及水上垃圾回收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