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皮革涂饰车间中VOC的去除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58072.7 | 申请日: | 2018-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0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段宝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44 | 分类号: | B01D53/44;B01D53/81;B01D53/02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王娟 |
地址: | 264005 山东省烟台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革 涂饰 车间 voc 去除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皮革涂饰车间中VOC的去除剂的制备方法,向革屑适度降解产物A中加入物质B中,65℃下反应2h,在加入物质C,于75~85℃下搅拌反应2~3h,于90~100℃下搅拌反应1~3h,在加入物D和物质E,于80~90℃下搅拌反应1h,得物质F,60℃真空干燥,即为皮革涂饰车间中VOC的去除剂,本发明利用废弃物来对甲苯、二甲苯、苯和二氯甲烷的吸收,达到以废制污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VOC的去除剂,尤其是皮革涂饰车间中VOC的去除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制革过程可分为:准备工段、鞣制工段、 鞣后湿处理工段和涂饰工段。涂饰过程主要应用涂饰剂修饰皮革的表面,主要目的是增加皮革制品的附加值。
轻革如全粒面革及修面革等在加工后期均需经涂饰才能作为成革。涂饰使革面形成各种颜色、光泽和风格的外表,并掩饰一部分伤残和缺陷以改善革的表观,同时在革面形成保护膜,使革获得一定的防水性及易保养性。
皮革的品类和用途不同,涂饰的材料和方法也相应千变万化。采用不同涂饰材料和工艺方法还能开创新的皮革花色品种和提高次皮利用率。皮革涂饰剂的主要成分有成膜剂、着色剂、光亮剂、固定剂、手感剂等,在整饰过程中的温度有时候需要上百度,所用的皮革涂饰剂中的小分子化合物会从皮革中挥发出来,导致皮革涂饰车间的气味非常重,严重影响了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非常有必要对进行净化处理。
目前常用活性炭吸收-催化燃烧技术,该技术主要采用活性炭吸附浓缩技术,首先将有机物吸附在吸附剂上,然后使用热空气流对吸附剂进行脱附再生,脱附后的有机成分被浓缩,然后用催化剂将有机废气在较低的温度(250~400℃)下分解转化成有害物质,该技术的缺点在于要采用高温进行处理,成本较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皮革生产国和消费国,总产量约占世界四分之一,皮革企业因此每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达140万吨。“其中最难处理的是含有重金属铬的废料约为28万吨,2016年,环保部将含铬废料列入危险废弃物名录,禁止填埋和焚烧,全国各地制革企业都被堆积如山的废革屑所困扰。
多孔介质内的微小空隙的总体积与该多孔介质的外表体积的比值。有两种孔隙度:多孔介质内相互连通的微小空隙的总体积与该多孔介质的外表体积的比值称有效孔隙度;多孔介质内相通的和不相通的所有微小空隙的总体积与该多孔介质的外表体积的比值称绝对孔隙度或总孔隙度。在常见的非生物多孔介质中,鞍形填料和玻璃纤维等的孔隙度最大达83%~93%;煤、混凝土、石灰石和白云石等的孔隙度最小,可低至2%~4%;与地下流体资源等能源、资源有关的砂岩的孔隙度大多为12%~30%,土壤的孔隙度为43%~54%,砖的孔隙度为12%~34%,皮革的孔隙度为56%~59%,均属中等数值;动物的肾、肺、肝等脏器的血管系统的孔隙度亦为中等数值。孔隙度是影响多孔介质内流体容量和流体渗流状况的重要参量。
利用皮革的多孔性对涂饰中有毒气体进行吸附,达到以废制废的目的,是一种新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构思思路是利用废弃蓝皮革屑具有良好的比表面和透气性,对蓝皮革屑进行改性,促进对苯、二甲苯和甲苯和二氯甲烷进行吸收,同时物质B对甲苯和二甲苯具有良好吸收作用,物质C对苯进行吸收并降解,2,5-二氢-6-羟基-2-甲基-5-氧-3-巯基-1,2,4-三嗪(三嗪酸)促进物质C的降解,物质D对酯类化合物进行降解,物质E对二氯甲烷进行降解,四氟硼酸三叔丁基膦促进对二氯甲烷,二甲基苯胺促进保持良好的比表面,促进对甲苯、二甲苯、苯和二氯甲烷的吸收。
皮革涂饰车间中VOC的去除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为:
(1)革屑的适度降解:将烘干铬革屑50g、氧化钙1g和450g的水于30~40℃条件下用40KHZ的超声波处理90min,再加入酶制剂0.01g,25℃下酶解1h,得到产物革屑适度降解产物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大学,未经烟台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80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