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规约转换方法和通信规约转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59332.2 | 申请日: | 2018-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08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余军军;刘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规约 转换 方法 转换器 | ||
1.一种通信规约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将第一通信规约转换成第二通信规约的指令,其中接入所述第一通信规约的各项数据的传输类型不统一;接入通信规约的数据的传输类型,反映的是数据接入本通信规约后,用何种方式传输该数据;传输类型包含多个属性项,不同属性项按不同特性对传输类型进行分类;同一项数据在同一属性项下的属性值是唯一的;
当接收到所述指令时,将所述各项数据的配置参数导入到同一集合中,所述配置参数包括所述传输类型;
按所述传输类型的不同,对所述各项数据在所述集合中的其他配置参数进行分类,得到多个对应单一传输类型的子集;
将不同传输类型的子集送入与本传输类型相对应的转换通道,其中所述转换通道用于实现固定传输类型下的数据格式转换;
将目标转换通道输出的信号送入与本目标转换通道相对应的队列;其中,所述目标转换通道是指对应的传输类型与所述第二通信规约支持的传输类型相同的转换通道;
各队列按优先级进行数据输出,得到适用于所述第二通信规约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规约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类型是由第1属性项至第n属性项组成,第i属性项的属性值称为第i属性值,i=1、2、3、…、n,n≥1;所述按所述传输类型的不同,对所述各项数据在所述集合中的其他配置参数进行分类,得到多个对应单一传输类型的子集,包括:
按第1属性值的不同,对所述各项数据在所述集合中的其他配置参数进行分类,得到若干个子集;
按第2属性值的不同,继续对所述各项数据在一次分类得到的子集中的其他配置参数进行分类,得到若干个子集;
按第3属性值的不同,继续对所述各项数据在二次分类得到的子集中的其他配置参数进行分类,得到若干个子集;
以此类推,按第n属性值的不同,继续对所述各项数据在n-1次分类得到的子集中的其他配置参数进行分类,得到若干个子集。
3.一种通信规约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将第二通信规约转换成第一通信规约的指令;其中,接入所述第二通信规约的数据的配置参数包括传输类型,接入所述第二通信规约的各项数据的传输类型不统一;接入通信规约的数据的传输类型,反映的是数据接入本通信规约后,用何种方式传输该数据;传输类型包含多个属性项,不同属性项按不同特性对传输类型进行分类;同一项数据在同一属性项下的属性值是唯一的;
当接收到所述指令时,按所述传输类型的不同,将所述各项数据的其他配置参数送入与本传输类型相对应的转换通道;其中,所述转换通道用于实现固定传输类型下的数据格式转换;
将同一转换通道输出的配置参数导入到同一集合中;
将各个集合组合成一个包含所述各项数据的传输类型的集合;
对组合成的集合进行解析,得到适用于所述第一通信规约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规约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类型是由第1属性项至第n属性项组成,第i属性项的属性值称为第i属性值,i=1、2、3、…、n,n≥1;所述将各个集合组合成一个包含所述各项数据的传输类型的集合,包括:
将第n属性值相同的集合组合成一个包含第n属性项的集合;
将一次组合得到的集合中第n-1属性值相同的集合组合成一个包含第n-1属性项的集合;
将二次组合得到的集合中第n-2属性值相同的集合组合成一个包含第n-2属性项的集合;
以此类推,将n-1次组合得到的集合中第1属性值相同的集合组合成一个包含第1属性项的集合。
5.一种通信规约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k-1项转换步骤,依次是:将通信规约1转换成通信规约2;将通信规约2转换成通信规约3;……;将通信规约k-1转换成通信规约k,k≥2;
所述通信规约1、通信规约2、通信规约3、……、通信规约k表示k种不同的通信规约;
其中任一项转换步骤为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规约转换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933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