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探针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59407.7 | 申请日: | 2018-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6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聪;谢开杰;邓元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精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73 | 分类号: | G01R1/073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章侃铱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针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探针组件。探针结构包括一第一接触段、一第一连接段、一第二连接段以及一第二接触段。第一接触段具有一抵靠部以及一连接于抵靠部的第一端部。第一连接段连接于第一接触段。第二连接段连接于第一连接段。第二接触段连接于第二连接段,第二接触段具有一第二端部。借此,由于探针结构可以单独抽换而形成一可替换式的探针结构,以使得本发明能降低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探针组件及其探针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晶圆探针卡的探针组件及其探针结构。
背景技术
首先,现有技术的悬臂式探针卡主要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将探针逐一焊接在印刷电路板上,同时,通过一粘着物(例如环氧树脂)将探针固定。例如,TW I447397所公开的“探针卡”专利案,其探针33即是利用包含有环氧树脂的固持部36而固定在电路板34上。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当环氧树脂硬化后,会使得悬臂式探针卡变得不易维修。换句话说,当其中一根探针损坏时,现有技术的悬臂式探针卡并无法单独替换该损坏的探针,必须将整组悬臂式探针卡进行更换。
再者,现有技术的悬臂式探针卡的焊线方式,须要通过密集的线材以进行扇出(Fan-out)工艺,且因人工焊线须要较宽广的空间,所以传输路径较长。因此,会导致信号传输品质较差。进一步地,现有技术的悬臂式探针卡的探针线径较宽,故在布线上除了横向排列之外,仍必须进行纵向堆叠。但是,当针数多或间距小时,将导致探针安排的困难度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探针组件及其探针结构,能有效地改善悬臂式探针不易维修的特性,同时,能改善传输品质并降低维护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探针结构,其包括一第一接触段、一第一连接段、一第二连接段以及一第二接触段。所述第一接触段具有一抵靠部以及一连接于所述抵靠部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一连接段连接于所述第一接触段。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二接触段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接触段具有一第二端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段的横截面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连接段的横截面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延伸方向,且所述第一连接段的所述横截面的形状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所述横截面的形状彼此相异。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段的所述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所述横截面的面积。
更进一步地,所述探针结构为一悬臂式探针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触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接触段的延伸方向彼此相异。
更进一步地,所述抵靠部能抵接于一第一板体的一顶抵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段为一柱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段为一片状结构,所述柱状结构与所述片状结构的形状不同。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触段及所述第一连接段朝向一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段朝向一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彼此相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精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华精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94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探针组件及其探针结构
- 下一篇:电压互感器二次中性点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