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产物小分子α-熊果苷(Arb)在防治帕金森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60099.X | 申请日: | 2018-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4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丁亚琦;张承武;辛陈琦;倪赟;张航;白磊;赵燕菲;于海东;刘金华;王延宾;黄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7034 | 分类号: | A61K31/7034;A61P25/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吴频梅 |
地址: | 210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帕金森疾病 天然产物 神经元细胞 氧化应激 小分子 熊果苷 防治 神经细胞 蛋白检测 市场应用 激活剂 应用 蛋白 激活 损害 考察 发现 研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然产物小分子α‑熊果苷(Arb)在防治帕金森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神经细胞体系中能够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保护神经元细胞。本发明进而通过蛋白检测考察Arb对AMPK及其下游蛋白p62的影响,首次发现Arb通过抑制AMPK激活及p62表达,来保护神经元细胞免于氧化应激的损害,从而发挥防治帕金森疾病的作用。Arb作为来源于天然产物的新型的自噬激活剂,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产物有效成分Arb的药用用途,尤其涉及Arb在防治帕金森疾病中的应用,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目前PD已经成为导致老年人生活水平下降的主要疾病之一,同时也是社会医疗卫生领域亟需攻克的难题。PD的早期干预和治疗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也符合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这一国情。
PD的主要病理特征为中脑黑质致密部的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进行性丢失,导致纹状体多巴胺(DA)含量的减少,从而造成运动机能障碍。近来研究发现氧化应激在DA神经元死亡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自噬作为氧化应激的下游途径在能量代谢平衡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其中p-AMPK及p62的上调是导致细胞内氧化应激及自噬受阻的关键因素。因此AMPK及p62可能是治疗PD的新靶标,自噬激活剂将成为治疗PD的候选药物。
基于其复杂的发病机制,目前能够有效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几乎没有。天然产物因其具有活性好且毒副作用小等特点,正日益成为药物研发的重要研究领域。抗氧化小分子(Arb),作为一种天然的酪氨酸酶抑制剂,被广泛添加于化妆品中,但至今未有报道将其应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天然产物有效成分α-熊果苷(Arb)在防治帕金森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通过药物活性筛选,筛选出一种天然产物有效成分Arb(可市购),可以用来防治帕金森疾病,结构如下所示:
本发明通过细胞活性检测,共聚焦显微成像及蛋白检测考察Arb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以及其保护作用下的机制。结果发现Arb可以降低神经元细胞内氧化应激(即降低活性氧水平,提高ATP和GSH水平)。共聚焦成像显示Arb能缓解氧化应激导致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的现象。蛋白检测发现Arb可以抑制p-AMPK及p62的上调,即通过促进自噬途径来发挥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Arb对鱼藤酮(Rot)诱导的氧化应激产生的细胞损伤可产生较好的保护作用,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提高ATP及GSH的量。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该分子的保护作用是通过促进细胞内自噬途径而产生的。说明该化合物可以作为一种较好的干预PD治疗的潜在药物。
附图说明
图1:XTT法检测Arb对细胞存活力的影响示意图;A.不同浓度Rot在不同时间下对SH-SY5Y细胞毒性;B.不同浓度Arb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图2:Arb对Rot诱导的SH-SY5Y细胞内活性氧水平ROS的影响;
A.100uM Arb降低细胞内ROS水平;B.荧光强度定量图。
图3:Arb对Rot诱导的SH-SY5Y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MMP的影响;A.100uM Arb缓解线粒体MMP降低现象;B.荧光强度定量图。
图4:Arb对Rot诱导的SH-SY5Y细胞内ATP及GSH水平的影响;A.不同浓度Arb对细胞内ATP水平的影响;B.不同浓度Arb对细胞内GSH水平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00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