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态电解质膜电芯层结构界面处理方法、锂电芯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60685.4 | 申请日: | 201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3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琨;张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亦道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帝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5 | 代理人: | 黎照西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天府大道***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电解质膜 层结构 电芯 热压合 电极活性材料层 界面处理 压制压力 锂电芯 传导性能 导电离子 界面阻抗 临界压力 流动相 锂电池 减小 | ||
1.一种固态电解质膜电芯层结构界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固态电解质膜;
在所述固态电解质膜上形成电极活性材料层以形成预电芯层结构;
以预定热压合温度以及预定压制压力,对所述预电芯层结构进行热压合处理,所述预定热压合温度及预定压制压力为所述固态电解质膜由固相变为流动相的临界温度及临界压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解质膜电芯层结构界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电解质膜包括Li-Ge-P-S类型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合物,所述热压合处理过程中的热压合温度为:80-200℃,压制压力为:200-300MPa。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态电解质膜电芯层结构界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活性材料层包括电极活性材料,所述电极活性材料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和/或负极活性材料,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为LiCoO2,LiNiO2,LiVO2,LiMn2O4,LiMnO2,LiFePO4,LiMnPO4,LiNiPO4,Li2FeSiO4,LiNi1/3Co1/3Mn1/3O2,中的一种或者任几种组合物,所述负极活性材料为石墨、Li金属、Si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态电解质膜电芯层结构界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预电芯层结构进行热压合处理的处理时间为1-20min。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态电解质膜电芯层结构界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预电芯层结构进行热压合处理的过程中,热压合温度以1-5℃/min的速度升高至达到预定热压合温度,压制压力以10-20MPa/min的速度升高至达到预定压制压力。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解质膜电芯层结构界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预电芯层结进行热压合处理之前对所述预电芯层结构进行预热处理,预热时间为:10-20min,预热处理的温度范围为:50-7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解质膜电芯层结构界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对所述热压合处理之后的预电芯层结构进行冷压降温处理,所述冷压降温处理的冷却温度为室温,冷却压力为:50-100MPa。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解质膜电芯层结构界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热压合处理之前或之后的预电芯层结构的电极活性材料层远离所述固态电解质膜一侧形成极片的步骤。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解质膜电芯层结构界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电极活性材料层形成在所述固态电解质层膜上还包括如下步骤:将电极活性材料与导电剂以及粘结剂混合在一起制成浆料,采用涂布技术,将浆料涂覆于固态电解质膜的表面,或者将电极活性材料制成粉料,采用喷涂方法将其涂覆于固态电解质膜的表面。
10.一种锂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芯结构包括预电芯层结构和形成在预电芯层结构上的极片,所述预电芯层结构包括固态电解质膜以及形成在固态电解质膜上的电极活性材料层,所述极片形成在所述电极活性材料层远离固态电解质膜一侧,所述预电芯层结构经过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界面处理方法处理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亦道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未经成都亦道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068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及其成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芯极耳整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