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摸按键扫描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62623.7 | 申请日: | 2018-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9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严祺圣;万峰;陈光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软载波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M11/20 | 分类号: | H03M11/20;H03K17/9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吴敏 |
地址: | 200235 上海市徐汇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 按键 扫描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一种触摸按键扫描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检测到当前处于低功耗状态,且当前时刻处于低功耗状态对应的唤醒周期时,控制所有触摸按键对应的开关电路均闭合;采集基准电容的第一充电时长,并根据所述第一充电时长判断是否存在触发事件,所述第一充电时长与所有触摸按键对应的感应电容的总和相关;触摸按键、开关电路及感应电容均一一对应。上述方案能够降低睡眠模式下触摸按键的扫描时长,降低触摸按键控制芯片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按键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摸按键扫描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触摸按键大多基于电容感应方法来感应是否有触摸操作触发,电容感应方法的基本原理基于手指的触摸会改变感应电容Cp的电容值。现有技术中,电容感应方法一般采用电荷迁移方法。对于电荷迁移方法,存在一个基准电容Cx,通过测量Cp对Cx的充电时间的变化来检测电容Cp上的电容的变化量,进而判断是否产生按键事件,也即判断按键是否被触发。
现有的采用电荷迁移方法的触摸按键控制芯片一般采用通道轮询方法进行按键扫描,判断是否产生触发事件。通道轮询方法是指在同一时间,只控制一个触摸通道开启进行按键扫描,只有一个比较器处于工作状态,无需多个比较器同时工作。
在实际应用中,触摸按键控制芯片存在两种工作模式:睡眠模式和工作模式。现有技术中,在睡眠模式下,采用通道轮询方法检测触摸按键是否被触发时,扫描时间较长,功耗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是如何降低睡眠模式下触摸按键的扫描时长,降低触摸按键控制芯片功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摸按键扫描方法,包括:在检测到当前处于低功耗状态,且当前时刻处于低功耗状态对应的唤醒周期时,控制所有触摸按键对应的开关电路均闭合;采集基准电容的第一充电时长,并根据所述第一充电时长判断是否存在触发事件,所述第一充电时长与所有触摸按键对应的感应电容的总和相关;触摸按键、开关电路及感应电容均一一对应。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充电时长判断是否存在触发事件,包括:将预设第一基线时长与所述第一充电时长相减,将得到的差值与预设的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当所述得到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判定存在触发事件;当所述得到的差值不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判定不存在触发事件;所述第一基线时长为:不存在触发事件时,所述所有触摸按键对应的感应电容向所述基准电容充电至预设电压值所需时长。
可选的,所述触摸按键扫描方法还包括:当判定不存在触发事件时,将所述第一充电时长设置为下一唤醒周期对应的第一基线时长。
可选的,在判定存在触发事件之后,还包括:控制所述所有触摸按键对应的开关电路均从闭合状态切换至断开状态;依次控制所述所有触摸按键对应的开关电路依次闭合;当其中一个开关电路处于闭合状态时,其余的开关电路均处于断开状态;根据每一个开关电路闭合时对应的所述基准电容的第二充电时长,确定存在触发事件的触摸按键。
可选的,所述根据每一个开关电路闭合时对应的所述基准电容的第二充电时长,确定存在触发事件的触摸按键,包括:控制第i个触摸按键对应的开关电路i闭合,其他触摸按键对应的开关电路均断开;获取所述开关电路i闭合时所述基准电容的第二充电时长Ti;根据所述第二充电时长Ti与预设的第二基线时长,确定所述第i个触摸按键是否被触发;i为正整数且i≤N,N为所述触摸按键的总数;所述第二基线时长为:不存在触发事件时,所述第i个触摸按键对应的感应电容向所述基准电容充电至预设电压值所需时长。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充电时长Ti与预设的第二基线时长,确定所述第i个触摸按键是否被触发,包括:将所述第二基线时长与所述第二充电时长Ti相减,将得到的差值与预设的第二阈值进行比较;当所述得到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判定所述第i个触摸按键被触发;当所述得到的差值不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判定所述第i个触摸按键未被触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软载波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软载波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26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