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质海岸困难立地植被恢复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62898.0 | 申请日: | 2018-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6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高伟;聂森;叶功富;乐通潮;陈端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省林业技术发展研究中心;福建省林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海西分院)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350012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困难立地 植被恢复 岩质 海岸 施放 鱼鳞坑 森林病虫害防治 胶皮 环境保护技术 生物多样性 宝贵经验 边坡防护 防风措施 抚育管理 机械开挖 生态建设 铁丝捆扎 有效解决 植物材料 森林防火 保水剂 水平沟 造林地 植生袋 种植穴 捆扎 基肥 坡度 围堰 整地 树干 树枝 浇水 林地 灌溉 植被 造林 绿化 积累 | ||
1.一种岩质海岸困难立地植被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岩质海岸困难立地植被恢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林地清理;植被恢复措施实施前必须对林地进行清理;
步骤二,整地;根据造林地坡度、坡向、石砾含量的因素,采用人工结合机械开挖、植生袋围堰等方法进行种植穴、水平沟或鱼鳞坑整地;
步骤三,植物材料选择;
步骤四,造林;采取“以封为主,封造结合”和“封造并举”的方法进行封山育林;
步骤五,防风措施,施放保水剂,施放基肥,浇水灌溉,边坡防护措施,截排水措施;
步骤六,抚育管理措施;用铁丝捆扎树干、树枝,先用麻袋或胶皮将捆扎部位包好后再固定;
步骤七,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质海岸困难立地植被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筑坑方法分为以下三种:
人工凿坑法:在强风化岩石比较松散地块或缓坡碎石堆积坡面可采用此法,用风镐或铁锹人工开挖,坑内下客土、施用化肥,施保水剂;
浆砌石围堰:在人工不易凿挖的缓坡或较浅的凹坑,利用浆砌石砌筑鱼鳞坑,内回填种植土,施用化肥,撒保水剂;
植生袋围堰造坑法:在坡面中的小平台或局部凹陷处,利用内置营养基质的植生袋围堰种植槽,同时在坑内再回填种植土;每坑8~10个植生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质海岸困难立地植被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平潭岛景观类型分析方法包括:
数据处理方法;
图像解译:采用目视解译勾绘影像中的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耕地、建设用地、林地、裸露山地、养殖塘、水域、沙滩类型;
坡度分类:按照7级标准进行分类,0°~5°为平坡,6°~15°为缓坡,16°~25°为斜坡,26°~35°为陡坡,36°~40°为急陡坡,41°~45°为急坡,46°为险坡;
坡向分类:根据坡面朝向划分为平面坡、北向坡、东北向坡、东向坡、东南向坡、南向坡、西南向坡、西向坡、西北向坡、北向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质海岸困难立地植被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山体植被恢复地块选择:
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分析前沿海困难立地作为试验样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质海岸困难立地植被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岩质海岸植被恢复及植物材料选择:
采取“先绿化后美化、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灌草先行”的策略,选择速生的先锋植物。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岩质海岸困难立地植被恢复的方法的岩质海岸困难立地植被恢复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省林业技术发展研究中心、福建省林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海西分院),未经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省林业技术发展研究中心、福建省林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海西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289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生物工程技术防沙网
- 下一篇:一种园林陡坡植物绿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