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爬树装置及其爬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64573.6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79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楼建忠;史继贤;刘鑫耀;汪杰;王柯利;姚东;汪泽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57/024 | 分类号: | B62D57/024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朱月芬 |
地址: | 310053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爬树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自动爬树装置及其爬树方法。现有的爬树机器人一般是采用尖爪嵌入树干内的方式进行爬行,这种爬行方式会对破坏树皮。此外,现有爬树机器人不具备躲避树枝的功能,在实际攀爬过程中实用性较差。本发明自动爬树装置,包括上机架、下机架、升降机构、上攀爬机构、下攀爬机构和摘取机构。上攀爬机构及下攀爬机构均包括第二驱动组件、偏转传动组件、转轴和抱合组件。抱合组件包括抱合架、抱合电机、抱合螺杆、抱合螺母、连接杆、翻转块和抱合爪体。本发明通过上下两个抱合组件交替抱紧树干的方式,实现向上攀爬的功能。本发明内的上下抱合组件能够绕树干转动,使得本发明能够绕树干的周向运动,进而避开爬行路径上的树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树木攀爬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爬树装置及其爬树方法。
背景技术
树木种植以后,经常性的养护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如对树木就行除害整形等。传统的树木养护管理工作通常是通过人工进行的,费时费力,且养护效率相对较低。为此,部分树木养护管理单位使用爬树机器人来代替人工对树木进行养护管理,但是现有的爬树机器人一般是采用尖爪嵌入树干内的方式进行爬行,这种爬行方式会对破坏树皮,不利于树木的生产,且爬行速度较为缓慢,养护效率相对较低。此外,现有爬树机器人不具备躲避树枝的功能,在实际攀爬过程中实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爬树装置及其爬树方法。
本发明自动爬树装置,包括上机架、下机架、升降机构、上攀爬机构和下攀爬机构。所述的上机架位于下机架的正上方。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导杆、导套、升降丝杠、升降螺母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的升降丝杠支承在上机架上。所述的升降螺母固定在下机架上。升降丝杠与升降螺母构成螺旋副。升降丝杠由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示导杆的顶端与上机架固定。所述的导套与下机架固定。导杆与导套构成滑动副。
所述的上攀爬机构及下攀爬机构均包括第二驱动组件、偏转传动组件、转轴和抱合组件。所述的抱合组件包括抱合架、抱合电机、抱合螺杆、抱合螺母、连接杆、翻转块和抱合爪体。所述的抱合螺杆支承在抱合架上。抱合螺杆由抱合电机驱动。所述的抱合螺母与抱合架构成滑动副,与抱合螺杆构成螺旋副。两根连接杆的一端均与抱合螺母铰接,另一端与两个翻转块的内端分别铰接;两个翻转块的中部均与抱合架构成转动副,外端与两个抱合爪体分别固定。所述的偏转传动组件包括摇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的一端均与摇板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抱合架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上开设有偏转滑槽;所述的抱合架上固定有滑柱;所述的滑柱位于偏转滑槽内;滑柱的直径等于偏转滑槽的槽宽。摇板与转轴固定。转轴由第二驱动组件驱动。上攀爬机构内抱合架的弧形凸起与上机架上开设的第一弧形滑槽构成滑动副;下攀爬机构内抱合架的弧形凸起与上机架上开设的第二弧形滑槽构成滑动副。上攀爬机构内的转轴支承在上机架上。下攀爬机构内的转轴支承在下机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攀爬机构内的抱合爪体由上固定柱和两片上爪片组成。间隔设置的两片上爪片通过上固定柱相互固定。两片上爪片均呈圆弧形,且内端均与上攀爬机构内的翻转块固定。所述下攀爬机构内的抱合爪体由下固定柱和四片下爪片组成。四片下爪片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四片下爪片通过下固定柱相互固定。下爪片均呈圆弧形。位于最底处的下爪片和位于次底处的下爪片的内端均与下攀爬机构内的翻转块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升降丝杠共有两根。所述的升降螺母共有两个。两根升降丝杠与两个升降螺母分别构成螺旋副。所述的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升降电机、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第一传动带。所述的升降电机固定在上机架上。所述的第一带轮与升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第一驱动组件共有两个。两个第一驱动组件内的第二带轮与两根升降丝杠分别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驱动组件包括偏转电机、第三带轮、第四带轮和第二传动带。所述的第三带轮与偏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所述的第四带轮与转轴固定。第三带轮与第四带轮通过第二传动带连接。所述上攀爬机构内的偏转电机固定在上机架上。所述下攀爬机构内的偏转电机固定在下机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45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生式越障爬壁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复合式爬壁机器人行走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