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循环微尘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64926.2 | 申请日: | 201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93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郭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11582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330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尘 微尘处理装置 多循环 吸收塔 循环处理单元 余热回收单元 预处理单元 除尘效果 依次连接 | ||
1.一种多循环微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依次连接的余热回收单元、微尘预处理单元、微尘循环处理单元、微尘吸收塔;
所述余热回收单元包括一箱体,箱体内设有余热吸收液体,还包括微尘管,所述微尘管为金属管,且所述微尘管贯穿箱体的两端,位于箱体内的微尘管位于余热吸收液体的液面以下;
所述微尘预处理单元包括一管件,所述管件横向设置,微尘管的出口通过增压风机与管件进口方向上的进气口连接,管件的出口端部上设有出气口;所述管件的底部设有截面呈U形的集尘区,集尘区沿管件的轴向设置,且所述集尘区与管件内部区域之间设有网状的阻尘网;
所述微尘循环处理单元包括一内部设有密闭腔的壳体,壳体的左右两端顶部分别设有进管和出管,进管与出气口连接,所述壳体内的顶部间隔设有至少两个上纵板,上纵板的顶端与壳体顶部连接,上纵板的下端止于壳体内的中下部,相邻两个上纵板之间下纵板,下纵板的下端与壳体内的隔网连接,且下纵板的上端与外壳顶部间隔设置;
所述上纵板和下纵板内分别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水道,上纵板和下纵板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若干个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水道贯通,上纵板和下纵板内的顶端设有将各水道连通的横向水道,横向水道通过高压水管与外部的高压水源连通;
所述微尘吸收塔包括塔体,塔体底部设有尾气进管、塔体顶部设有气体出管,所述出管与尾气进管连通,塔体内的顶部设有与外部高压水源连通的喷淋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循环微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有至少两个U形管,所述U形管首尾依次连通并位于箱体内的余热吸收液体内,微尘管的出口与连通后的U形管进口连通,连通后的U形管出口与增压风机的进口连通,所述U形管为导热的金属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循环微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各U形管的最低端处设有一排尘管,排尘管的下端向下延伸至箱体的外部,且排尘管的出口端部上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循环微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的中下部设有一隔网,隔网的下方为集尘槽,下纵板的下端固定于隔网上,壳体内设有吸尘水,吸尘水的液面高于隔网并低于上纵板的底部,且吸尘水的液面与上纵板的下端间隔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循环微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排液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循环微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纵板和下纵板的两侧侧壁上均设有所述排水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循环微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为两个相互连通的环状金属管,两个环状金属管的直径不等,且直径大的环状金属管套在直径小的环状金属管外侧,两个环状金属管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喷淋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循环微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内的顶部设有止气环板,所述止气环板的截面呈倒置梯形或倒置圆锥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工程学院,未经南昌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492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外移动式雾霾处理净化装置
- 下一篇:空气净化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