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车载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65026.X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22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沈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立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R39/08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文珊;张文宣 |
地址: | 3432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车载充电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车载充电器,涉及充电器领域;包括连接部、充电部以及接口座,所述连接部为圆台形柱体,所述充电部的外形为正四面体,所述连接部的上端面与所述充电部的下端面连接;所述充电部的四个侧面开设有插孔,所述接口座为柱体,所述接口座有四个,均可旋转安装在四个所述插孔中;连接部插入点烟器中,通过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接通点烟器的电源,充电部的上端设置座充槽,座充槽设置有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移动设备可以直接插入第一接头或第二接头中,在充电部的四个侧面中,设置有插孔配合圆形的接口座插入,接口座的接口可以供给插入数据线,供给后座的乘客充电,并且接口座可以旋转,令数据线能够更加灵活地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充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车载充电器。
背景技术
车载充电器是为了方便用户在汽车上用车载电源给数码产品充电的配件,具有便携,可靠,充电快速安全,兼容性高的优点。车载充电器大量使用在各种移动通信终端领域,如:手机、MP3、PDA、GPS、ipad等。车载充电器的使用方法是用汽车点烟器作为电源插座直接其他设备充电,车载充电器的一端插入点烟器,另一端连接其他设备。
但是,现有技术中,车载充电器的充电口通常是设置USB2.0接口,用户再使用单独的数据线插入接口,再连接自己的设备,此种连接方式较为繁琐,并且通过数据线连接的设备可以供给驾驶员或坐在副驾驶座位的乘客把玩,降低驾驶员的注意力,降低安全性能,并且现有的车载充电器的接口设计得过于稀少,不能为后车厢的乘客充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车载充电器,用以解决现有的车载充电器不安全以及后座乘客无法充电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安全车载充电器,包括连接部、充电部以及接口座,所述连接部为圆台形柱体,所述充电部的外形为正四面体,所述连接部的上端面与所述充电部的下端面连接;所述充电部的四个侧面开设有插孔,所述接口座为柱体,所述接口座的外径小于所述插孔的直径,所述接口座有四个,均可旋转安装在四个所述插孔中,所述接口座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插孔的深度;
所述连接部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一电极,所述连接部靠近下端的侧面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一端插入连接部内部,所述第二电极插入连接部的那端固连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固连所述第二电极,另一端固连所述连接部的内部;
所述充电部包括座充槽、滑盖、销盖,所述座充槽开设在所述充电部的上端面中心,所述座充槽为矩形凹槽,所述座充槽内设置有第一接头、第二接头、挡板、滑槽以及退盖槽,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座充槽中间,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对称设置在所述挡板两边,所述滑槽设置在座充槽内与所述挡板垂直的两侧板中,所述退盖槽设置在座充槽内与所述挡板平行的两侧板中;所述挡板的两端开设有矩形的销接槽,所述销接槽两端开设有圆形的销接孔;
所述滑盖有两块,以所述挡板为中心对称设置在所述座充槽内部,所述滑盖包括滑板及与所述滑板垂直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滑板可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滑板的长度小于左右两个所述滑槽之间的最大横向距离;
所述销盖由两块大小相等的板块垂直连接而成,所述销盖的连接处的两端均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的高度小于所述销接槽的深度,每个所述凸块的两个端面均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的形状契合所述销接孔的形状,所述销盖通过所述凸起与所述销接孔销接;
所述接口座包括有接口与电极头,所述接口设置在所述接口座中心,所述接口包括插板,所述插板的底板与所述电极头的上部固连,所述电极头设置在所述接口座内部,所述电极头为圆台状,所述电极头的下端设置有若干电极环,所述插板的针脚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电极头内部的所述电极环;
所述充电部内部还设置有电极座,所述电极座与所述电极头配合,所述电极座电性连接充电部内部的电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立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立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50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