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高温复合聚酰亚胺介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66031.2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9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胡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慧创正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9/08 | 分类号: | C08L79/08;C08L81/02;C08L67/04;C08L29/04;C08K13/02;C08K3/36;C08K3/26;C08K3/30;C08K5/5425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高温 复合聚酰亚胺 介电材料 制备 安息香双甲醚 二甲基亚砜 聚乳酸纤维 碳酸钙 超声分散 二氧化硅 挤出造粒 加压密炼 介电性能 聚苯硫醚 聚乙烯醇 聚酰亚胺 离心洗涤 用户需求 真空高温 铌镁酸铅 羟苯甲酯 防老化 硫酸铜 乙醇 冰浴 塑型 | ||
本发明公开了耐高温复合聚酰亚胺介电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工艺将硫酸铜、二甲基亚砜、乙醇、碳酸钙、二氧化硅、羟苯甲酯、聚酰亚胺、聚苯硫醚、聚乳酸纤维、安息香双甲醚、铌镁酸铅、聚乙烯醇等原料分别经过超声分散、离心洗涤、干燥、分步真空高温反应、冰浴降温、加压密炼、挤出造粒、塑型、包装等步骤制备得到耐高温复合聚酰亚胺介电材料。制备而成的耐高温复合聚酰亚胺介电材料,其耐高温、防老化、介电性能好,可以满足多种用户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材料这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耐高温复合聚酰亚胺介电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是有机高分子材料综合性能最佳的之一,耐高温达400℃以上,长期使用温度范围-200~300℃,无明显熔点,高绝缘性能,103赫下介电常数4.0,介电损耗仅0.004~0.007,属F至H。在微电子器件中的应用:用作介电层进行层间绝缘,作为缓冲层可以减少应力、提高成品率。作为保护层可以减少环境对器件的影响,还可以对a-粒子起屏蔽作用,减少或消除器件的软误差(soft error)。聚酰亚胺作为很有发展前途的高分子材料已经得到充分的认识,在绝缘材料中和结构材料方面的应用正不断扩大。在功能材料方面正崭露头角,其潜力仍在发掘中。但是在发展了40年之后仍未成为更大的品种,其主要原因是,与其他聚合物比较,成本还是太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耐高温复合聚酰亚胺介电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工艺将硫酸铜、二甲基亚砜、乙醇、碳酸钙、二氧化硅、羟苯甲酯、聚酰亚胺、聚苯硫醚、聚乳酸纤维、安息香双甲醚、铌镁酸铅、聚乙烯醇等原料分别经过超声分散、离心洗涤、干燥、分步真空高温反应、冰浴降温、加压密炼、挤出造粒、塑型、包装等步骤制备得到耐高温复合聚酰亚胺介电材料。制备而成的耐高温复合聚酰亚胺介电材料,其耐高温、防老化、介电性能好,可以满足多种用户需求。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耐高温复合聚酰亚胺介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硫酸铜1-4份、二甲基亚砜2-4份、乙醇1-3份混合,加入到碳酸钙3-6份、二氧化硅1-4份、羟苯甲酯1-2份中,搅拌均匀后进行超声分散,然后混合物进行离心,收集固体沉淀,用蒸馏水洗涤3次,65℃烘干备用;
(2)将聚酰亚胺10-15份、聚苯硫醚2-4份、聚乳酸纤维4-8份、安息香双甲醚1-3份、铌镁酸铅1-3份、聚乙烯醇2-5份、偶联剂1-4份和步骤(1)的固体混合物依次加入真空反应炉内进行真空高温分步烧结,第一步抽真空加热至100-215℃保温反应30min,第二步以10℃/min的速率快速升温至200-210℃,并且自然升压至常压,保温反应1h,第三步以2℃/min的速率升温至300-305℃,保温反应10-15h;
(3)将步骤(2)的高温反应物置于冰浴容器内进行快速降温;
(4)将步骤(3)中的降温产物进行过筛分选;
(5)将步骤(4)的产物注入密炼机,然后加入消泡剂1-4份、稳定剂1-4份,进行加压混合,压强为10-15MPa;
(6)将步骤(5)的反应物注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塑型、包装即得成品。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超声功率为250W,超声30-60min。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离心转速为3000-5000rpm/min,离心时间10-15min。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偶联剂选自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氯硅烷、γ-缩水甘油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双-(3-三乙氧硅丙基)四硫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真空压强为5*10-7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慧创正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慧创正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60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