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阻水松套管的干式阻水材料填充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66574.4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05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黄正欧;朱凯;华金婷;陶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南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庞翠 |
地址: | 2131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松 套管 干式阻水 材料 填充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阻水松套管的干式阻水材料填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阻水材料输送至光纤的针管内,松套管材料进入挤塑模具,同时在吹入气体的作用下阻水材料经过挤塑模具进入松套管内,通过调节进气口的压力保证阻水材料均匀分布在松套管内并控制松套管内径,松套管内填充的阻水材料在松套管材料挤塑温度下进行自聚合反应并与管内壁粘附成一体,依次经过热水、温水和冷水逐级冷却,保证松套管尺寸的稳定性。本发明的松套管内使用阻水材料填充、加工方便,容易实现,阻水性能好;无阻水油膏,防止了对环境的污染;松套管重量轻、易于弯曲、光纤损耗小、制成的光缆重量轻,损耗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阻水松套管的干式阻水材料填充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4G时代的到来,作为大容量、长距离传输的有效手段,光纤光缆得到了更广泛的使用。传统的油膏填充光缆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存在环保和清洁的问题,缆膏是一种非常难以分解的物质,如果光缆使用缆膏阻水,在野外施工开剥时,非常难以清理,必须使用固体物质(如纸或布等)蘸上其它的溶剂(如酒精或丙酮溶液等)才能将光缆缆芯上的油膏清理干净,如现场不能处理好且清理不干净现场遗留的污染物就非常容易造成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包括水或土壤);在工厂中的生产过程中缆膏同样也会对工厂的环境造成污染,同时清理缆膏后的污染物也是难以回收并处理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阻水松套管的干式阻水材料填充工艺,松套管内使用阻水材料填充、加工方便,容易实现,阻水性能好;无阻水油膏,防止了对环境的污染;松套管重量轻、易于弯曲、光纤损耗小、制成的光缆重量轻,损耗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阻水松套管的干式阻水材料填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阻水材料输送至光纤的针管内,松套管材料进入挤塑模具,同时在吹入气体的作用下阻水材料经过挤塑模具进入松套管内,通过调节进气口的压力保证阻水材料均匀分布在松套管内并控制松套管内径,松套管内填充的阻水材料在松套管材料挤塑温度下进行自聚合反应并与管内壁粘附成一体,依次经过热水、温水和冷水逐级冷却,保证松套管尺寸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阻水材料通过阻水材料挤出装置的第一螺杆输送至光纤针管内。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吹入的气体为干燥的压缩空气或氮气。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进气口的压力为0.1~0.5MPa。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松套管内阻水材料的量通过调节第一螺杆的转速进行控制。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松套管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丙烯、聚碳酸酯或聚乙烯。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松套管材料在松套管材料挤出装置的第二螺杆的作用下进入挤塑模具。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阻水材料为阻水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松套管内光纤采用阻水材料进行填充,在松套管生产过程中,通过气吹的方法将阻水材料均匀的涂布在松套管内壁,阻水材料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热聚合,形成具有良好阻水性能的松套管;
2、本发明阻水粉通过螺杆推进加料的方式进入光纤针管、再由注入光纤针管的气体吹入松套管并分布在松套管内壁上,并利用松套管挤塑产生的温度进行聚合粘附在松套管内壁上形成一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南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南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65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