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脑电采集设备及其在SSVEP和运动想象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68228.X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3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高忠科;党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476 | 分类号: | A61B5/0476;A61B5/00;G06F3/01;G06K9/6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杜文茹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脑电采集 运动想象 脑电信号 应用 系统供电电路 压缩感知理论 传输效率 放大电路 复杂网络 广泛领域 机器学习 控制过程 脑电极帽 数据分析 依次连接 应用提供 传统的 转接线 准确率 嵌入 电源 穿越 保证 学习 | ||
1.一种便携式脑电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系统供电电路(1)、脑电极帽转接线(2)、PGA放大电路(3)、AD转换器(4)、STM32处理器(5)和WIFI模块(6),其中,所述脑电极帽转接线(2)的输入端连接脑电极帽用于采集脑电信号,输出端依次连接PGA放大电路(3)、AD转换器(4)和STM32处理器(5),所述STM32处理器(5)分别连接PGA放大电路(3)和AD转换器(4)用于对PGA放大电路(3)和AD转换器(4)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所述WIFI模块(6)连接STM32处理器(5)用于通过无线局域网使STM32处理器(5)与上位机进行通信,所述系统供电电路(1)分别连接PGA放大电路(3)、AD转换器(4)、STM32处理器(5)和WIFI模块(6)用于提供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脑电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的系统供电电路(1)提供3.3伏和5伏两种直流电源;
所述的电极帽转接线(2)采用国际标准1.5mm孔式插口;
所述的PGA放大电路(3)采用可编程增益放大器,能通过程序调节放大倍数,提高测量精度;
所述的AD转换器(4)的转换精度为24位;
所述的STM32处理器(5)采用STM32F407ZET6芯片,STM32处理器(5)一方面接收AD转换器发送的数字信号,一方面对AD转换器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所述的WIFI模块(6)最大传输速率为40Mbp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脑电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TM32处理器(5)基于数据压缩感知理论将接收到的脑电信号μ进行压缩,得到观测信号将观测信号通过WIFI模块(6)上传至上位机,然后上位机基于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确定稀疏系数的估计,进而重构脑电信号估计作为实际应用中的脑电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脑电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STM32处理器(5)基于数据压缩感知理论将接收到的脑电信号μ进行压缩,包括:
(1)选用一组稀疏基B为选稀疏集的个数,对长度为J的脑电信号μ进行稀疏表示:系数向量η满足该系数向量η中非零元素个数远小于B,其中稀疏基选用正弦基、余弦基、小波基和curvelet基中的一种;
(2)取用大小为M×J的高斯观测矩阵矩阵中任意元素均服从高斯分布N(0,1/M),观测信号表示为:其中是大小为M×B的传感矩阵,M是得到的观测信号的维数,满足观测矩阵和稀疏矩阵必须满足不相关性的要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脑电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基于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确定稀疏系数的估计,进而重构脑电信号估计包括:
(1)以观测信号以及传感矩阵G为输入,并设定稀疏度初始化残差构建索引集初始化迭代次数q=1;
(2)分别计算残差rq-1和传感矩阵Gq-1的所有列gj,j∈[1,B]的内积,G0=G,确定内积中最大值对应的角标λq∈[1,B],即
(3)更新索引集Λq=Λq-1∪{λq},记录传感矩阵Gq-1中的重建原子集合即每一次迭代将使得传感矩阵增多一列;
(4)确定重构脑电信号估计并更新残差q=q+1;
(5)判断迭代次数是否满足若满足,则停止迭代;若不满足,返回第(2)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822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