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枇杷香精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68861.9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42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安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安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7/29 | 分类号: | A23L27/29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胡小龙 |
地址: | 31120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枇杷 香精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枇杷香精,其各个组分的重量份配比如下:丙二醇:60~85份;苯甲醛:5~10份;薄荷素油:5~15份;薄荷脑:2~8份;对甲氧基苯乙酮:2~10份;香兰素:1~5份;乙酸异戊酯:0.5~3份;异戊酸乙酯:0.3~1份;乙酸苄酯:0.1~1份;桃醛:0.1~1份;甜橙油:0.1~2份;乙酰基丙酸乙酯:0.1~1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如上所述枇杷香精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枇杷香精,一方面增加了香精的天然感,另外赋予枇杷香精强烈的清凉感,能与润喉糖香气很好的结合,也增加了润喉糖的清咽润喉功能;另一方面更让枇杷香精香气新颖、独特,香精的质量、耐热性和稳定性都得到有效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枇杷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枇杷香精的配方主要由一些人工合成的单体原料构成,有乙酸酯类如乙酸乙酯、丁酸酯类如丁酸乙酯、己酸酯类如己酸乙酯,碳原子数低的酸类和醇类如乙酸、芳樟醇等,这样配方的香精香气弱,香气不爆发,天然感不强,耐温性和稳定性也不好,更不适合用于润喉糖的加香。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枇杷香精及其制备方法,一方面增加了香精的天然感,另外赋予枇杷香精强烈的清凉感,能与润喉糖香气很好的结合,也增加了润喉糖的清咽润喉功能;另一方面更让枇杷香精香气新颖、独特,香精的质量、耐热性和稳定性都得到有效提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首先提出了一种枇杷香精,其各个组分的重量份配比如下:
丙二醇:60~ 85份;
苯甲醛:5~10份;
薄荷素油:5~15份;
薄荷脑:2~8份;
对甲氧基苯乙酮:2~10份;
香兰素:1~5份;
乙酸异戊酯:0.5~3份;
异戊酸乙酯:0.3~1份;
乙酸苄酯:0.1~1份;
桃醛:0.1~1份;
甜橙油:0.1~2份;
乙酰基丙酸乙酯:0.1~1份。
进一步,其各个组分的重量份配比如下:
丙二醇:69.1份;
苯甲醛:10份;
薄荷素油:6份;
薄荷脑:4份;
对甲氧基苯乙酮:5份;
香兰素:2份;
乙酸异戊酯:1.8份;
异戊酸乙酯:0.6份;
乙酸苄酯:0.5份;
桃醛:0.4份;
甜橙油:0.4份;
乙酰基丙酸乙酯:0.2份。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如上所述枇杷香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配比要求分别称取所述枇杷香精的所有组分,并将枇杷香精的所有组分均至于搅拌容器内搅拌10-15分钟,混合均匀后,再灌入储存容器内保存。
进一步,所述搅拌容器采用烧杯。
进一步,所述储存容器采用棕色玻璃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安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安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88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腐乳粉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级复配甜味剂及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