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蜗轮进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70789.3 | 申请日: | 2018-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07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凤和;孙银旭;高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Q5/40 | 分类号: | B23Q5/40;B23Q5/34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一诚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16 | 代理人: | 崔凤英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蜗轮 进给 装置 | ||
一种蜗轮进给装置,包括三个滑杆、槽口盘、导轨盘、蜗轮和蜗杆;槽口盘嵌装在蜗轮的圆环内且与蜗轮过盈配合;在槽口盘的前端面上有均布的三条弧形槽口,弧形槽口的中心轮廓线为阿基米德螺旋线;在导轨盘背向的端面上沿径向开有三条凹槽;滑杆一侧为凸台,另一侧的中部有一圆柱形凸部;三个滑杆分别嵌装在导轨盘的三条凹槽内;导轨盘背向的端面与槽口盘的前端面为型面配合及同心配合,且使三个滑杆另一侧中部的圆柱形凸部分别置于槽口盘前端面上的三条弧形槽口内,且可沿弧形槽口自由运动;蜗轮与蜗杆相啮合,且蜗杆的旋转角度与滑杆进给距离在阿基米德螺旋线的作用下比值为固定常数。本发明能够减小加工细长杆时径向力对零件尺寸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普通车床刀架进给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蜗轮进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车床的刀架为固定刀架与底座通过小丝杠驱动,手动或机动旋转实现进刀,由于在加工细长杆工件时,工件为悬臂结构,径向切削力会造成工件较大变形,工件不断向减少负荷的方向退让,影响加工面的精度。因此,目前在加工细长杆时,多采用对杆件打中心孔,由尾座顶尖顶住增加其刚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蜗轮进给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一是减小加工过程中径向力所带来的误差;二是该装置具有较高精度且刻度均匀;三是实现装置自锁。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蜗轮进给装置,包括三个滑杆、槽口盘、导轨盘、蜗轮和蜗杆;槽口盘嵌装在蜗轮的圆环内且与蜗轮过盈配合,沿接触圆周配有数个螺纹孔,用螺钉紧固连接,槽口盘后端的轴颈伸出蜗轮的后端面;在槽口盘的前端面上由圆周向圆心向开有均布的三条弧形槽口,弧形槽口的中心轮廓线为阿基米德螺旋线;在导轨盘背向的端面上沿径向开有三条凹槽,三条凹槽的同侧边均与导轨盘的直径重合,且相邻两条边的延长线的夹角均为120°;滑杆一侧为凸台,另一侧的中部有一圆柱形凸部;三个滑杆分别嵌装在导轨盘的三条凹槽内;导轨盘背向的端面与槽口盘的前端面通过面与面接触形成型面配合及同心配合,且使三个滑杆另一侧中部的圆柱形凸部分别置于槽口盘前端面上的三条弧形槽口内,滑杆的圆柱形凸部可沿槽口盘的弧形槽口自由运动;蜗轮与蜗杆相啮合,且蜗杆的旋转角度与滑杆进给距离在阿基米德螺旋线的作用下比值为固定常数。
在本发明中采用三个滑杆分别夹持三个刀具,同时切削零件,这就减小了由于加工过程中单侧径向力使零件弹性变形产生让刀现象带来的加工误差;在槽口盘与导轨盘的共同约束作用下,把蜗轮的转动变为三个滑杆的直线运动;为使刻度盘的刻度均匀,也就是蜗杆的旋转角度与滑杆的进给行程之比为常数,所以槽口盘的槽口的轮廓线采用阿基米德螺旋线;由于采用蜗轮蜗杆传动,蜗轮蜗杆传动比较高,使进给精度高,从而也能够实现所述装置的自锁功能。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进给刻度均匀且进给精度高;能够减小加工细长杆时径向力对零件尺寸的影响;能够实现装置自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轴侧图;
图2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后视图;
图4是本发明左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07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头平旋盘
- 下一篇:一种自动检测的进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