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建筑垃圾全循环的回收利用方法及其制备得到的机制砂、混凝土及其砌块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70813.3 | 申请日: | 2018-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51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应天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聂海波 |
主分类号: | C04B18/16 | 分类号: | C04B18/16;C04B20/02;C04B2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安娜 |
地址: | 323000 浙江省丽***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建筑 垃圾 循环 回收 利用 方法 及其 制备 得到 机制 混凝土 砌块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建筑垃圾全循环的回收利用方法及其制备得到的机制砂、混凝土及其砌块。方法包括步骤:S101:将建筑垃圾进行破碎处理,得到机制砂;S102:将得到的物料经分级处理得到好料及废料;S103:将好料与水泥均匀混合后生产得到商品混凝土;S104:将商品混凝土通过模压用于混凝土预制件和/或混凝土砌块的生产;S105:将上述产物用作建筑材料,待建筑材料寿命终结后,回收建筑垃圾。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现了城市建筑垃圾、洞渣、河道疏通卵石等资源的再利用,得到的机制砂可替代天然砂,有效实现了变废为宝,解决了砂子不足的难题,又处理了大量尾矿、卵石;减少了污染、清理了河道,还增加了社会财富,一举数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建筑垃圾全循环的回收利用方法及其制备得到的机制砂、混凝土及其砌块。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等进行建设、拆迁、修缮及居民装饰房屋过程中产生的余泥、余渣、泥浆及其他废弃物。据统计,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以500~600吨/万平方米的标准推算,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 亿平方米,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将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数字。然而,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或填埋,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确立的我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三化”原则,对建筑垃圾的污染防治处理已经迫在眉睫。具体地,建筑垃圾的减量化是指减少在装修过程中垃圾的产生量和排放量,是对建筑垃圾的数量、体积、种类、有害物质的全面管理,亦即开展清洁生产,它不仅要求减少建筑垃圾的数量和减小其体积,还包括尽可能地减少其种类、降低其有害成分的浓度、减轻或消除其危害特性等。建筑垃圾的资源化是指采取管理和技术措施从建筑垃圾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建筑垃圾的无害化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方法对建筑垃圾进行处理处置,使建筑垃圾不损害人体健康,同时对周围环境不产生污染。
基于此,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并坚持“三化”原则(即“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经济理念,坚持“双高一优”(即“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高技术产业化,优化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指导方针,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培育新的战略性增长点,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大力发展高效低风险的新产品,探索高效价利用的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方法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城市建筑垃圾全循环的回收利用方法及其制备得到的机制砂、混凝土及其砌块。本发明提供的回收利用方法,实现了大量废石资料的再利用。众所周知,全国各地的一些采石矿经多年开采,尾矿/石屑废弃,堆积如山,既污染环境占用土地,又浪费资源;还有大量河道卵石,基本没有利用。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现了城市建筑垃圾、洞渣、河道疏通卵石等资源的再利用,得到的机制砂可替代天然砂,有效实现了变废为宝,解决了砂子不足的难题,又处理了大量尾矿、卵石;减少了污染、清理了河道,还增加了社会财富,一举数得。
为此,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聂海波,未经聂海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08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