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Thermo UPLC-ITQ-Orbitrap高分辨质谱测定姜黄含药血清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170955.X 申请日: 2018-02-14
公开(公告)号: CN108562661A 公开(公告)日: 2018-09-21
发明(设计)人: 李洪梅;吴宏伟;孙建辉;霍海如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分类号: G01N30/02 分类号: G01N30/02;G01N30/34;G01N30/72;G01N30/06;G01N30/1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700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高分辨质谱 含药血清 姜黄 药代动力学 申请 分析 研究
【说明书】:

本申请涉及一种采用Thermo UPLC‑ITQ‑Orbitrap高分辨质谱分析姜黄含药血清的方法。本申请采用Thermo UPLC‑ITQ‑Orbitrap高分辨质谱分析手了姜黄含药血清中的化学成分为下一步研究药代动力学打下基础。

技术领域:本申请涉及一种采用UPLC-LTQ-Orbitrap测定姜黄提取物含药血清的方法,属于中药分析测定领域。

背景技术: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对中药药性最朴素的认识。临床上姜黄,郁金最主要的药区别是二者分别用于治疗阴黄证(湿寒黄疽)和阳黄证(湿热黄疽)。为了研究两者对寒、热药性差异,前期进行了多项研究。姜黄临床常用于治疗肝胆系统疾病,姜黄始载于《新修本草》,“叶根都似郁金,花春生于根,与苗并出,夏花烂,无子,根有黄、青、白三色”,其做之方法与郁金同尔。“西戎人谓之莲药”。此段记载说明当时中药姜黄应为姜黄属多种植物″。《植物名实图考》载“姜黄,《唐本草》始录。…其形状全似美人蕉而根如姜,色及黄,气微辛”,所述与今之姜黄(Curcuma.LongaL.)相符,说明清代中药姜黄即为curcumaLongaL.的根茎″,2010版药典规定,姜黄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longaL.)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洗净,煮或蒸至透心,晒干,除去须根″。中医认为姜黄性温,味辛,苦,归脾,肝经,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作用″临床用于胸胁刺痛,闭经,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主要产于我国四川、广东、福建、江西、广西等地。通过前期研究可知:姜黄水提物、姜黄醇提物,姜黄提取物的寒温与其姜黄素含量有一定正相关性,即存在一定的“量一性”关系。为了进一步分析,姜黄与寒热的关系,我们需要对姜黄进入动物体内的物质基础,即化学成分进行准确分析。

发明内容:

姜黄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longaL.的根茎,性温,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能。为了研究其药性,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准确分析姜黄性温的有效成分群,选用Thermo UPLC-ITQ-Orbitrap高分辨质谱对姜黄给予动物后的含药血清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分析方法,最终分析出了姜黄含药血清中各成分,为下一步研究药代动力学打下基础。

本申请涉及一种采用UPLC-LTQ-Orbitrap分析姜黄提取物含药血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待测样品(姜黄提取物含药血清),进行前处理,采用UPLC-LTQ-Orbitrap进行分析,鉴定出含药血清中的组分为Curcumin(姜黄素)、Dihydrocurcumin(双氢姜黄素)、5-Hydroxy-1,7-bis(4-hydroxyphenyl)-3-heptanone(5-羟基-1,7-双(4-羟基苯基)-3-庚酮)、Tetrahydrobisdemethoxycurcumin(四氢双去甲氧基姜黄素)。

一种采用UPLC-LTQ-Orbitrap分析姜黄提取物含药血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待测样品(姜黄提取物含药血清),进行前处理,采用UPLC-LTQ-Orbitrap进行分析,鉴定出含药血清中的组分为Curcumin(姜黄素)、Dihydrocurcumin(双氢姜黄素)、5-Hydroxy-1,7-bis(4-hydroxyphenyl)-3-heptanone(5-羟基-1,7-双(4-羟基苯基)-3-庚酮)、Tetrahydrobisdemethoxycurcumin(四氢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其中姜黄提取物含药血清样品为:将姜黄提取物灌胃给予大鼠,连续给药16天,麻醉,腹主动脉取血,离心,收集血清。其中姜黄提取物制备方法为:取姜黄,粉碎,过40目筛,加10倍量水,先浸泡0.5h,煎煮2次,每次45min,滤过,合并水煎液,浓缩,即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未经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09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