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70973.8 | 申请日: | 2018-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9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元;王建松;聂彪;王安福;李勇;沈简;卢庭宇;黄波;潘孝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南方分院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李睿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水井 排水管 集水系统 出口端 进口端 边坡 地下水 碎石 连通 向下开挖 上开口 伸出边 内壁 排出 伸入 沿边 钻机 填充 开挖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水系统,用于汇集并排出边坡地下水,包括:集水井和排水管;集水井具有上开口,其由钻机沿边坡表面向下开挖形成;其中,所述集水井内填充有碎石,且该碎石充满整个集水井的内部空间;排水管包括:相互连通的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进口端伸入所述集水井的底部并与所述集水井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出口端伸出边坡表面外;所述集水井能够从其所述集水井的内壁收集边坡地下水,并使该收集的地下水经所述进口端输入所述排水管内,并经所述出口端排出边坡外。本发明集水系统,其整个集水井结构简单,开挖便捷,大大增加集水面积,造价大幅降低且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边坡的集水系统。
背景技术
集水系统主要应用于地下水丰富的滑坡中疏排地下水,传统人工开挖后浇筑钢筋砼护壁的集水井,该技术采用人工开挖施工,施工风险大,人力成本高,同时集水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集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开挖难,施工风险大,成本高,集水效果差等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集水系统,用于汇集并排出边坡地下水,包括:集水井和排水管;集水井具有上开口,其由钻机沿边坡表面向下开挖形成;其中,所述集水井内填充有碎石,且该碎石充满整个集水井的内部空间;排水管包括:相互连通的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进口端伸入所述集水井的底部并与所述集水井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出口端伸出边坡表面外;所述集水井能够从其所述集水井的内壁收集边坡地下水,并使该收集的地下水经所述进口端输入所述排水管内,并经所述出口端排出边坡外。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集水井为多个,其沿边坡高度方向上排列分布。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集水井为多个,其沿边坡同一高度方向上间隔分布。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集水井的孔径不小于1.5m。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集水井内设有透水管,所述透水管沿所述集水井的径向延伸并至井底。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透水管的外壁上沿其径向分布有多个穿孔。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透水管为曲纹网状透水管。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钻机为旋挖钻机。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集水井的水平截面为圆形或方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集水系统的集水井采用钻机开挖形成,即机制成孔,施工便捷也大幅提高,相比于人工开挖施工安全性显著提高;且由于集水井内部填充碎石,以支撑井壁确保不塌孔,省去在井壁上加设钢筋砼护壁,地下水可以从井壁直接渗入至集水井内,整个集水井结构简单,且大大增加集水面积,造价大幅降低且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集水井和排水管设置于边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集水井I-I断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边坡;2、集水井;3、排水管;31、进口端;32、出口端;4、碎石;5、透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参阅图1至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集水系统用于汇集并排出边坡100地表积水和地下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南方分院,未经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南方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09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