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省流量及存储空间的CAN数据上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71124.4 | 申请日: | 2018-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8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照;曹泽维;姜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旗物联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G08C19/00;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李海燕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存储空间 上报 流量占用 上报数据 设备采集 数据分析 数据上报 上传 采集 时机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省流量及存储空间的CAN数据上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定义G7CAN功能中需要设备采集的主要数据;B、确定不同CAN数据类型的不同采集时机;C、确定数据上报的规则,本发明通过数据分析,按此方法上报数据,在保证业务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流量占用只有全部按秒上报的约1/6,能极大节省流量的上传和存储空间的节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CAN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省流量及存储空间的CAN数据上报方法。
背景技术
CAN是ISO国际标准化的串行通信协议。在汽车产业中,出于对安全性、舒适性、方便性、低公害、低成本的要求,各种各样的电子控制系统被开发了出来。由于这些系统之间通信所用的数据类型及对可靠性的要求不尽相同,由多条总线构成的情况很多,线束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为适应减少线束的数量、通过多个LAN,进行大量数据的高速通信的需要,
当前CAN数据的采集都是通过一个外接设备,然后接入CAN线以侦听获取各种CAN报文数据,而总线上的数据发送频次非常快,通常都是毫秒级的,当前行业普遍的方法是将毫秒数据按秒取均值后再按每秒上报一次,这样日积月累的按秒上报造成的问题是:①流量超标,对于一些对流量限制有要求的,容易造成流量超标;②存储压力,海量的数据上传意味着需要海量的存储空间进行存储。
针对CAN各种数据不一样,根据其数据的变化情况对其上报策略进行调整,以减少不必要的流量浪费和空间的存储。本发明通过去掉秒级上报的模式,将CAN总线数据按分钟级上传来达到流量及存储的节省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省流量及存储空间的CAN数据上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省流量及存储空间的CAN数据上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定义G7CAN功能中需要设备采集的主要数据;
B、确定不同CAN数据类型的不同采集时机;
C、确定数据上报的规则;在硬件设备中按分钟维度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汇总,在车辆点火后按1分钟的时间长度统计车辆在这一分种内的的里程油耗等数据的变化,将原本需要将每秒的数据上传后在后台计算的操作,直接在硬件端就完成按分钟的数据统计,计算完成后再打包上报。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CAN数据包括总里程、总油耗、车速、瞬时油耗、转速、刹车、冷却液温度、扭矩输出百分比、油箱液位、左转向、右转向、安全带、手刹、离合器状态、空调状态、点火钥匙位置、发动机负荷、门的状态。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确定方法包括:车速、瞬时油耗、转速、扭矩输出百分比,对这些高频次应用的数据,按秒进行数据采集;刹车、左转向、右转向、安全带、手刹、离合器状态、空调状态、点火钥匙位置、门的状态,按开关量变化进行数据采集,开关状态无变化时不采集数据以节省上报流量;总里程、总油耗、油箱液位、发动机负荷,对于这些数据,根据数据量变化后进行采集,数据量无变化时不采集数据以节省上报流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数据分析,按此方法上报数据,在保证业务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流量占用只有全部按秒上报的约1/6,能极大节省流量的上传和存储空间的节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省流量及存储空间的CAN数据上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定义G7CAN功能中需要设备采集的主要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旗物联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吉旗物联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11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