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两机组双抽汽的凝抽背供热系统及调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71284.9 | 申请日: | 2018-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34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俞聪;高新勇;孙士恩;庄荣;郑立军;何晓红;王伟;陈菁;王启业;王宏石;张军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K7/16 | 分类号: | F01K7/16;F01K11/02;F01K17/02;F01K13/02;F01D25/1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张狄峰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机组 双抽汽 凝抽背 供热 系统 调节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两机组双抽汽的凝抽背供热系统及调节方法。能量的梯级利用是节能的重要措施。本发明包括一号热电联产机组、二号热电联产机组和冷却蒸汽系统,冷却蒸汽系统设置有第一冷却蒸汽管和第二冷却蒸汽管,第一冷却蒸汽管和第二冷却蒸汽管的进汽口均与二号热电联产机组的低压缸回热抽汽口连接,第一冷却蒸汽管的出汽口与一号热电联产机组的低压缸进汽口连接,第二冷却蒸汽管的出汽口与一号热电联产机组的低压缸回热抽汽口连接。本发明利用间接换热来对冷却蒸汽进行减温,保证了冷却蒸汽的品质,同时利用另一台做功后的汽轮机低压缸回热抽汽作为冷却蒸汽的汽源,采用多种冷却蒸汽进汽,提高了低压缸的冷却效果,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电联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两机组双抽汽的凝抽背供热系统及调节方法,尤其适用于具有两台机组的热电厂。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政策逐渐重视新能源的推广,降低火电机组的比例。对于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的乏汽通常是通过空冷或者水冷方式直接排放掉的,这就造成了巨大的冷端损失。例如300MW亚临界纯凝机组的能量利用率约为38%,其中冷端损失约占45%,采用抽汽供热后机组的能量利用率提升至60%,但是仍有20%的冷凝低温余热被排放掉,这部分热量由于品位低而难以直接利用。同时,由于电网为消纳新能源电力,对煤电机组火电灵活性的要求不断加强,煤电机组需实现超低负荷运行,才能满足电网的调峰需求,这给燃煤热电机组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目前,申请号为201711165679.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切除低压缸供热的冷却系统及工作方法”,其实现了低压缸不进汽时对低压缸进行有效冷却,而直接用中压缸排汽作为冷却蒸汽,由于温度和压力参数过高,需要先减温减压,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可逆损失,另一方面当采用喷水减温时容易引起冷却蒸汽中含有水滴而降低冷却蒸汽的品质。针对这一现象以及结合国内热电厂通常设置有两台热电联产机组,而进行发明创造,提出了利用另一台热电联产机组的低压缸回热抽汽作为本台热电联产机组低压缸不进汽时的冷却蒸汽来源。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情况,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设计合理,性能可靠,有利于实现能量梯级利用的基于两机组双抽汽的凝抽背供热系统及调节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两机组双抽汽的凝抽背供热系统,包括一号热电联产机组、二号热电联产机组和冷却蒸汽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号热电联产机组包括:一号汽轮机中压缸、一号汽轮机低压缸、一号凝汽器和一号凝结水泵,所述一号汽轮机中压缸的排汽口通过一号连通管与一号汽轮机低压缸的进汽口连接,且在一号连通管上沿着蒸汽流动方向依次安装有一号背压蝶阀和一号抽凝蝶阀,所述一号汽轮机中压缸连接有一号采暖抽汽管,所述一号汽轮机低压缸的排汽口与一号凝汽器连接,所述一号凝汽器与一号凝结水泵连接;所述一号热电联产机组还包括一号回热系统,所述一号回热系统包括一号一级低压加热器和一号二级低压加热器,所述一号一级低压加热器的进水口与一号凝结水泵的出水口连接,一号一级低压加热器的进汽口通过一号一级抽汽管与一号汽轮机低压缸的一级抽汽口连接,且在一号一级抽汽管上安装有第十三闸阀,所述一号二级低压加热器的进水口与一号一级低压加热器的出水口连接,一号二级低压加热器的进汽口通过一号二级抽汽管与一号汽轮机低压缸的二级抽汽口连接,且在一号二级抽汽管上安装有第十四闸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12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