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光合作用促进剂联合氮镁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71679.9 | 申请日: | 2018-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0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戴乐天;邓大鹏;蔡永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敦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2 | 分类号: | C05G3/02;C05G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王学勇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潜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合菌 扩大培养 叶面肥 培养液 光合作用促进剂 氨基乙酰丙酸 细胞内液 上清液 菌液 制备 稀释剂 表面活性剂 高压乳匀机 活性物质 细胞破碎 营养元素 混合油 菌细胞 模拟光 内环境 溶剂 除杂 乳化 乳液 溶解 细菌 联合 保存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光合作用促进剂联合氮镁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将光合菌进行扩大培养得扩大培养菌液,然后对所述扩大培养菌液进行细胞破碎,经过二次除杂得上清液,以提取的所述上清液为溶剂,添加营养元素主体,混合搅拌溶解后,加入混合油及表面活性剂,在高压乳匀机中进行乳化,得到乳液即可。采用含有光合菌细胞内液的培养液作为叶面肥的稀释剂,光合菌是具有产氨基乙酰丙酸功能的一类细菌,含有光合菌细胞内液的培养液,具有模拟光合菌细胞内部内环境的效果,有利于活性物质氨基乙酰丙酸的存在,提高其保存效果和作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现代农业肥料的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光合作用促进剂联合氮镁叶面肥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光合细菌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原核微生物, 在自然界碳素的物质循环和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光合菌含有 65% 的蛋白质及其它重要的生命活性物质如辅酶 Q、B 族维生素、叶酸和生物素等,广泛应用于单细胞蛋白的生产、水产养殖、农牧业、食用色素、能源开发、保健、医药等领域,前景广阔。
氨基乙酰丙酸,是卟啉、(亚铁)血红素和维生素 B12 的类似物。近年研究发现,ALA 作为一种无公害绿色的除草剂和光动力学剂,可用作杀虫剂、抗微生物药剂、植物生长促进剂及治疗癌症与其它疾病。目前已先后发现蓝细菌、产甲烷菌、嗜热梭菌、假单胞菌和光合细菌等可转化有机物产生 ALA。
光合菌是最普遍、最低成本的、最易实现规模生产的产氨基乙酰丙酸的细菌,因此经常采用光合菌来生产氨基乙酰丙酸,氨基乙酰丙酸作为活性添加剂,对植物叶绿素的合成具有巨大有益效果,经常作为叶面肥的添加剂,但是作为有机活性物质,氨基乙酰丙酸在自然环境中的持续性效果并不是很好,受到温度、pH及光照强度等影响。
本发明主要解决叶面肥有效活性成分在叶面肥中的效果持续时间,有效增强添加的活性成分效果,提高叶面肥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添加有5-氨基乙酰丙酸活性添加剂的叶面肥,同时配合氮镁元素的协同作用,提高叶面光合作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对光合菌进行组织培养,得到光合菌扩大培养的菌液,具体是将光合菌制备的母液放入预先配置的培养液中,培养液包括柠檬酸废水10~15份、味精废水20~30份、豆制品废水5~10份和啤酒废水40~55份,实用前稀释5~10倍,添加5~10%其重量份的土豆皮粉,加热煮沸持续10~20min,将初始CODcr浓度控制在4000~7000mg/L,ph为7~8左右。然后接种菌液后先暗培养24h,然后在3000~3500Lux光照条件下培养90~100h,得到扩大培养的菌液,光合菌的有效菌数不少于1.0×107cfu/g。
将扩大培养的菌液放入超声波细胞破碎仪中超声波400~500W处理30~50min,对菌体进行破碎处理,然后进行1000~1500r/min离心5~10min,去除底部粗杂质,取上层清液。
将上层清液中加入沉淀剂明矾对清液中的细菌残渣和未破碎菌体细胞进行絮凝沉降,将明矾粉体按上清液的2~5%的量加入上清液中,搅拌后静置6~8h,完成后进行二次除杂,再次瓢取上清液,得细菌培养提取培养清液。
采用新鲜的植物组织:菊花、番茄叶、杨树叶、玉米花丝、茱萸叶、丁香叶、按树皮;采用低温冻干的方式去除水分,然后研磨过100~120目筛的微粉,按料液比1:5~8加入至浓度80~90%的甲醇溶液中,然后采用蒸发回流的方式提取挥发性植物油,将提取的挥发性植物油与工业肉桂油、工业蓖麻油按2:1:4的比例混合,得混合油。
活性添加剂:5-氨基乙酰丙酸0.1~20%,壳聚糖0.2~5%,氨基酸螯合钙1~5%;
无机元素添加成分:硫酸镁5~40%,尿素5~40%,Fe、Cu、Zn、Mn等微量元素≤2%,Triton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敦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敦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16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