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坦克分队仿真训练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71885.X | 申请日: | 2018-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5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安乐;王军;张毅;王春晖;苗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威艾尔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G09B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网 仿真训练系统 交换机连接 训练模拟器 仿真训练 坦克分队 信道仿真 互联网控制器 主控台计算机 模拟器 分布式体系 运算计算机 仿真数据 数据传输 网络仿真 网络环境 信息传输 终端连接 适配器 桌面式 组网 架构 坦克 语音 传输 电台 对抗 计算机 调控 通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坦克分队仿真训练系统及方法,主控台计算机和乘员仿真训练运算计算机通过交换机连接到分队训练支撑网;适配器计算机通过小型互联网控制器训练模拟器与电台训练模拟器和模拟车长任务终端连接,并连接到分队导控网;桌面式蓝军坦克模拟器通过交换机连接到分队训练支撑网;系统采用分布式体系架构,用于信息传输和控制的网络环境由导控网、训练支撑网、信道仿真网三部分组成,训练支撑网主要用于仿真数据交互,导控网主要传输导调控制信息,信道仿真网完成战术条件下指控通信语音及数据传输的网络仿真,具有红‑蓝对抗仿真训练功能,组网方便、便于扩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仿真训练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坦克分队仿真训练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对坦克中的车长、炮长、驾驶员乘员进行技战术的训练是军事模拟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各种各样的训练模拟器中,训练对象大多针对一类训练人员或训练方式,只能进行单专业训练或三乘员间车内协同训练,不能进行排、连级规模的分队组网训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坦克分队仿真训练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在可进行坦克乘员的驾驶专业训练、射击专业训练、指控通信专业训练、单车车内三乘员技术协同训练基础上,通过组网进行排和连级规模的战术对抗仿真训练。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坦克分队仿真训练系统,包括坦克训练模拟器、桌面式蓝军坦克模拟器、分队仿真训练控制台、分队训练支撑网、分队信道仿真网和分队导控网;
所述坦克训练模拟器包括驾驶训练舱、射击训练舱、指控通信训练舱、主控台计算机、乘员仿真训练运算计算机、适配器计算机、交换机,其中,所述主控台计算机和乘员仿真训练运算计算机通过交换机连接到分队训练支撑网;
所述乘员仿真训练运算计算机包括驾驶员运算机、炮长运算机、车长运算机;
所述适配器计算机通过小型互联网控制器训练模拟器与电台训练模拟器和模拟车长任务终端连接,并连接到分队导控网;
所述桌面式蓝军坦克模拟器包括驾驶员计算机、炮长计算机、车长计算机,所述桌面式蓝军坦克模拟器通过交换机连接到分队训练支撑网;
所述分队仿真训练控制台包括训练控制计算机、想定编辑及态势显示计算机、运算服务器计算机、训练导调计算机、信道控制计算机,其中,所述训练控制计算机、想定编辑及态势显示计算机、运算服务器计算机通过交换机与分队训练支撑网连接,所述训练导调计算机与分队导控网连接,所述信道控制计算机与分队信道仿真网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驾驶训练舱内安装有驾驶员运算机和模拟驾驶训练终端,所述模拟驾驶训练终端与主控台计算机连接,所述射击训练舱内安装有炮长运算机;所述指控通信训练舱内安装有车长运算机、电台训练模拟器、车内通话器训练模拟器、小型互联网控制器训练模拟器、模拟车长任务终端、训练舱交换机。
进一步地,所述电台训练模拟器和车内通话器训练模拟器通过训练舱交换机连接到分队信道仿真网,所述模拟车长任务终端与主控台计算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桌面式蓝军坦克模拟器通过键盘和鼠标方式进行交互,驾驶员计算机、炮长计算机、车长计算机分别对坦克的驾驶、射击、指控通信进行仿真,由车长运算机统一车内信息并与分队仿真训练控制台进行交互。
进一步地,所述训练控制计算机负责分队仿真训练开始、停止的训练管理;所述想定编辑及态势显示计算机负责对抗双方部署的想定编辑,训练进行中对抗双方的态势显示和实时交互信息显示;所述运算服务器负责仿真节点的加入、退出,时间和空间的同步计算及分发;所述训练导调计算机负责仿真训练过程中人工实时干预的导调信息的下发;所述信道控制计算机负责指控通信中的模拟设备信道仿真参数的管理及分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威艾尔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威艾尔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18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字病理考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实训用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