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没有横向晶界铜导线的组织定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72175.9 | 申请日: | 2018-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6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苏翔;曹月德;潘曦;祁志祥;李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F1/08 | 分类号: | C22F1/08;C21D9/52;H01B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邹伟红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没有 横向 晶界铜 导线 组织 定向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没有横向晶界铜导线的组织定向方法。采用区域加热对导线进行定向热处理,通过晶界的定向迁移消除横向晶界或全部晶界,得到定向或单晶铜导线,组织定向过程中区域加热温度为300~900℃,热区长度为1~1000mm,导线移动速率为0.1~500mm/s,冷却段的冷却介质可为循环水,循环水流量为1~5m3/h。与传统单晶连铸技术相比,本发明单晶铜线制备温度低,降低能耗,并节省了去应力退火工序,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所制备导线电阻率降低33~38%、延伸率增加2.39倍、耐热温度提高100℃。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没有横向晶界铜导线的组织定向方法。
背景技术
纯铜作为一种优良的导电材料,在军工和许多民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过去,在电子、电器设备对导线性能与质量要求不是很高的情况下,通常是忽略铜导线对电路影响的。近年来,民用风电、核电、超/特高压输配变电网、高速列车等技术领域对导体材料延展性、导电和导热性能要求不断提高,火控系统、武器制导系统和军事通讯系统对打击精度和信号抗干扰能力要求也在提高,高性能导线的用量不断增加。超微细铜线的市场需求也在逐年增大,现有的导线材料一直不能满足国防事业和民用企业对高性能导线的迫切需求。
采用传统工艺生产的铜导体,其内部组织不均匀,细线拉制非常困难。导体晶界上存在大量的空位、位错及偏析等缺陷,成为电子传输中的散射中心,散射阻碍电子传输,降低了信号传输性能,增加了电阻和热阻,恶化导电性和导热性。同时,由于晶界结构疏松和原子快速扩散,易引起杂质原子偏聚,导致晶界熔点降低,高温下不稳定的晶界严重导线的耐热性。
现有的单晶连铸技术得到的单晶铜在强冷变形后进行高温退火会发生再结晶,将在其内部产生若干再结晶核心,并不断长大,最终形成晶粒分布均匀的多晶体,再次出现横向晶界,破坏材料的组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没有横向晶界铜导线的组织定向方法,所制备导线电阻率降低33~38%、延伸率增加2.39倍、耐热温度提高100℃,可用于火控系统、武器制导系统等军事领域和风能发电机、集成电路基板、半导体元件等民用高端装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没有横向晶界铜导线的组织定向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控制铜导线移动速率,采用导轮将铜导线从冷却段牵引至区域加热段;
第二步:打开区域加热段电源,对铜导线进行区域加热,调整区域加热段温度、热区长度,获得没有横向晶界铜导线。
其中,第一步中 ,冷却段的冷却介质采用循环水,循环水流量为1~5m3/h,铜导线移动速率0.1~500mm/s。
第二步中,区域加热段采用管式炉或感应线圈加热,区域加热段的热区长度为1~1000mm,加热温度300~900℃,采用红外线测试区域加热温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具有如下显著优势:(1)定向后的导线电阻率降低33~38%、延伸率增加1.5~2.39倍、耐热温度提高80~120℃,导电、导热、耐热性能显著提升;(2)处理温度低,一次再结晶温度只有(0.3~0.5)Tm,二次再结晶温度也只有(0.5~0.8)Tm,其中Tm为熔点;(3)材料同加热炉无接触,材料洁净无污染,环境友好,有利于实现绿色制造;(4)导体不需要再进行退火处理,节省能耗和时间,提高效率降低成本。(5)直接衔接冷拔工艺,简单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是铜导线组织定向工艺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铜导线组织定向工艺前后的微观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21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