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轮作茄科作物防治麦田虉草危害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72726.1 | 申请日: | 2018-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2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汤东生;傅杨;杨肖艳;李铷;黄邦成;金鼎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05 | 分类号: | A01G22/05;C05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苏杭 |
地址: | 650201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轮作 作物 防治 麦田 危害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轮作茄科作物防治麦田虉草危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小麦收获后,在虉草危害严重的麦田轮作茄科作物:在墒面点栽茄科作物幼苗,或点播、撒播茄科作物种子;S2、茄科作物幼苗成活或种子出苗以后,施加生物有机肥,每月一次,持续三个月;S3、麦田虉草生长密集时,实施杂草防除处理,除去虉草并收获茄科作物;S4:麦田灌水7‑10天,放水前对水面漂浮物进行打捞灭活处理。本方法能够利用茄科作物的生长有效促进土壤中的虉草种子快速诱萌发芽生长,从而通过在非生长季大量消耗田地中的虉草种子数量,实现对生长季内虉草生长量的控制与防治,明显有效的降低虉草对小麦带来的危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麦田用地的治理方法,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过轮作茄科作物防治麦田虉草危害的方法。
背景技术
虉草是近年来在云南省西北部的冬季作物田里发现危害性较强的外来入侵杂草。目前发现其主要危害小麦、油菜等作物田。由于虉草的生态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分蘖能力强,造成麦类、谷类和油菜等作物减产10-30%之间。由于该草最近几年扩展迅速、危害作物种类多、目前还没有针对具体的作物提出经济、有效的虉草防治技术措施。
麦田杂草的防治常见的包括两种手段,一种是手工拔除,另一种是化学防治。由于虉草为禾本科杂草,具有见节生根的特点,而且虉草根系比较发达,人工拔除工作强度大,收效较低。云南西北部,冬春气候复杂,使用除草剂容易造成药害,所以麦田不宜使用除草剂防治。
由于虉草根系发达、分蘖较多、人工拔除较困难,茎杆落地生根后造成二次危害,人工防治生产成本高、防治不彻底;此外,由于虉草萌发不整齐,需要进行多次防治,费工费力,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小。化学防治虽然简单、快速,但虉草发生时期秋冬天气复杂多变,除草剂药效不稳定,容易造成药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防治麦田虉草的方法,通过在小麦非生长季节的麦田轮作茄科作物,诱发虉草萌发、生长,待麦田虉草生长密集时,实施杂草防除处理,除去虉草并收获茄科作物,从而减少小麦正常生长季的麦田中的虉草种子库,达到在生长季降低虉草危害的目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通过轮作茄科作物防治麦田虉草危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小麦收获后,在虉草危害严重的麦田轮作茄科作物:在墒面点栽茄科作物幼苗,或点播、撒播茄科作物种子。小麦收获后正是春末夏初,这个季节光、温、水条件充足,是番茄、辣椒、茄子等茄科作物最佳种植季节,经发明人研究表明,茄科作物有特殊挥发性黄酮类化合物,还含有特有的龙葵素类化合物,这些分泌物质能诱导虉草种子萌发。
S2、茄科作物幼苗成活或种子出苗以后,施加生物有机肥,每月一次,持续三个月。生物有机肥不仅提供茄科作物的能量获取,还能提供正在萌发的虉草种子生长活力,促进其萌发。
S3、麦田虉草生长密集时,实施杂草防除处理,除去虉草并收获茄科作物。正常的茄科作物田地也需要进行杂草防治管理,此时一并将大量萌发并生长成熟的虉草一并除去,并不会增加额外的成本。
S4:麦田灌水7-10天,放水前对水面漂浮物进行打捞灭活处理。灌水能有效淹死和漂浮晒死残余的虉草种子,进一步消除土壤中的虉草种子数量,有效防控下一生长季中虉草生长数量。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还包括:茄科作物出苗后,在墒面两侧或四周挖排水沟,挖出的土覆盖在茄科作物根部周围的墒面上。排水沟能有效防止茄科作物生长期间淹水,保障茄科作物的良好生长,挖沟时产生的土壤撒在苗的周围,能起到对茄科作物培土、增强茄科作物生长势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栽种茄科作物的密度为20cm×30cm。适当的稀疏栽种,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被诱萌的虉草种子萌发,实现虉草生长量的最优密度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27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本增效的大棚辣椒种植技术
- 下一篇:一种百香果珠式双蔓高产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