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指纹识别模组和指纹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72784.4 | 申请日: | 2018-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9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胡耀;马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袁礼君;王卫忠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识别 模组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指纹识别技术领域,提出一种指纹识别模组,该指纹识别模组包括背板、光源、光电感受器以及指纹识别开关;光源设于背板之上,光源能够发射红外光以及可见光,指纹能够将红外光反射形成红外反射光;光电感受器设于背板,光电感受器用于检测红外反射光的光强分布,识别出指纹的波峰和波谷;指纹识别开关设于背板,用于控制光源与光电感受器的开关。使用指纹识别模组该指纹识别较为清晰;显示与指纹识别互不影响,不会影响显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纹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和指纹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指纹识别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移动终端、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在移动终端上,屏幕内的指纹识别方式或者全面指纹识别方式已经有所研究。
目前,主流的指纹识别技术有光电式指纹识别、电容式指纹识别和超声波指纹识别。电容式指纹识别通过常用的电容式传感器对触摸对象进行分析,很难达到全屏指纹识别。光电式指纹识别有:微发光二极管结合光学传感器的指纹识别系统,每一个像素点包括一个交互式像素(interactive pixel)和一个发射像素(emissive pixel),每一个交互式微芯片(interactive microchip)包含控制发光和感光传感器。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无法实现硅片衬底上的高精度工艺,且光信号衰减较大,指纹识别不清晰。还有一种将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材料与指纹识别模组集成,隐藏于像素间,但是这种指纹识别技术的间距尺寸较小,扫描频率较高,不能很好的减小损耗,可实现性差。
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和指纹识别装置。
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全面屏指纹识别不清晰的不足,提供一种全面屏指纹识别较清晰的指纹识别模组和指纹识别装置。
本发明的额外方面和优点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描述中变得显然,或者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包括:
背板;
光源,设于所述背板之上,所述光源能够发射红外光以及可见光,指纹能够将所述红外光反射形成红外反射光;
光电感受器,设于所述背板,所述光电感受器用于检测所述红外反射光的光强分布,识别出所述指纹的波峰和波谷;
指纹识别开关,设于所述背板,用于控制所述光源与所述光电感受器的开关。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光源为内设有铱配合物的发光二极管。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光源包括:从下到上依次排列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光源层、电子传输层以及电子注入层。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铱配合物设于所述光源层内。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背板包括:
衬底基板;
第一源极,设于所述衬底基板之上;
连接电极,设于所述第一源极之上;
所述第一源极与所述光源通过所述连接电极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开关包括:
第一半导体层,设于所述衬底基板之上,并与所述第一源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27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