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分子褐藻糖胶用于制备预防放射线导致的肺炎的医药品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73665.0 | 申请日: | 2018-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5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吴思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海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吴思远 |
主分类号: | A61K31/737 | 分类号: | A61K31/737;A61K31/702;A61P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吴红林;姚亮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子 褐藻 用于 制备 预防 放射线 导致 肺炎 医药品 用途 | ||
本发明关于小分子褐藻糖胶用于制备预防放射线导致的肺炎的医药品的用途,可通过降低细胞激素与淋巴球增生来达到降低肺炎,并同时达到降低肺纤维化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途,特别是指小分子褐藻糖胶医药品的用途用于预防放射线导致的肺炎。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对人类的威胁已经超越一个世纪,全世界亦有数以万计的科学家正致力于解决恶性肿瘤。恶性肿瘤之所以对人类造成如此巨大的威胁,除了肿瘤本身的不确定性与其不断改变的特性,对于人体器官的机能亦造成巨大的破坏,同时,一旦发现后通常难以全面的根除。其中,大多数的恶性肿瘤,特别是位在胸腔或腹腔的肿瘤,难以以开刀的方式将其移除;若是施予化疗,对于其他身体器官亦造成影响;而近年常见的靶标药物大多仍属于开发阶段,除了单价昂贵以外,并非所有癌种皆能适用。因此,放射线治疗(Radiotherapy)仍为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
放射线治疗为利用高能量的放射线杀死或缩小恶性肿瘤的治疗方式,依据肿瘤的不同类别、生长位置、肿瘤状态以及病人的健康状况,所用的放射线治疗的强度亦有所不同,放射线治疗所产生的副作用例如:轻微的皮肤问题、恶心、呕吐和疲倦通常经过一小段时间后即会消失;然而于胸腔附近的肿瘤在接受放射线治疗后,患者的肺部可能因为放射线而导致肺部疾病,例如发炎(Radiation pneumonitis),通常前述的发炎在放疗后的4至12周发生,于接受较高剂量放疗的病患亦有可能在放疗后1周发生。而肺部的发炎在放疗后6周至数年间可能转变为肺纤维化等严重副作用,肺纤维化将使得肺组织的组织壁增厚,造成不可逆的肺组织交换氧气能力,使得肺部功能逐渐丧失,预后不佳。
依现有技术,从化疗开始至肺部纤维化的疾病过程难以预防或治疗,亦没有任何研究提出能有效预防肺部损害的治疗或预防方法,因此,接受胸腔放射线治疗的病患皆有罹患肺纤维化疾病的风险,因此放射线治疗导致的肺部纤维化仍为当今医学所欲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因放射线治疗导致的肺部发炎或纤维化,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了一种小分子褐藻糖胶的用途,可用于预防放射线导致的肺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分子褐藻糖胶用于制备预防放射线导致的肺炎的医药品的用途。
较佳的,上述小分子褐藻糖胶的分子量约500道尔顿至100000道尔顿;更佳的,上述的小分子褐藻糖胶分子量约500道尔顿至30000道尔顿,在一实施方式中,小分子褐藻糖胶具有的单元结构式如下:
较佳的,上述小分子褐藻糖胶选自由褐藻纲(Phaeophyceae)的藻类所组成的群组经萃取而得,褐藻糖胶可由商业上获得,其可由多种褐藻萃取而得,包括但不限于,海带、裙带菜、马尾菜、昆布、墨角藻等常见的食用藻类。
较佳的,上述的医药品于放射线施作前、中或后使用。
较佳的,上述的放射线施作是对病患投予放射线以治疗癌症。放射线施作的施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体外放射治疗或口服具有放射线的药物;其中,体外放射治疗包括但不限于单纯放射线治疗、手术后放射线治疗、化疗合并放射线治疗、消极止痛或避免肿瘤转移的放射线治疗、脑动/静脉血管畸形导致的堵塞、蟹足肿、绒毛结节性关节炎等。口服具有放射线的药物包括但不限于口服碘-131(I125)、口服碘-133(I133)等。
较佳的,上述放射线导致的肺炎中,放射线是用于治疗以下疾病包括但不限于:肺癌(lung cancer)、乳房癌(breast cancer)、食道癌(esophageal cancer)、霍奇金氏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胸腺癌(thymoma)、淋巴腺癌(lymphoma)或其他需接受胸部放射线治疗(thoracic radiotheraphy)的肿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海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吴思远,未经中华海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吴思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36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