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覆盖钆线材、热交换器以及磁制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74591.2 | 申请日: | 2018-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1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野村隆次郎;木嵜刚志;上野晃太;竹内胜彦;近藤正裕;石川幸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藤仓 |
主分类号: | F25B21/00 | 分类号: | F25B21/00;F25B41/04;F28D21/00;F28F21/08;C22C2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材 金属 覆盖 芯线 磁制冷装置 加工性能 热交换器 覆层 外周 | ||
本发明提供加工性能优异的金属覆盖钆线材,且提供使含有钆作为主要成分的钆线为芯线并且用将钆以外的金属作为主要成分的覆层覆盖上述芯线的外周而制成的金属覆盖钆线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使含有钆作为主要成分的钆线为芯线、并且用将钆以外的金属作为主要成分的覆层覆盖上述芯线的外周而制成的金属覆盖钆线材、使用金属覆盖钆线材的热交换器以及磁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磁热效应的磁制冷技术正被研究。作为一种有前途的磁制冷技术,举出AMR(Active Magnetic Refrigeration:主动式磁制冷)循环。在这种磁制冷技术中,通过增加磁制冷材料的表面积提高从磁制冷材料向制冷剂的热交换效率的方法、通过确保制冷剂的流路来减少压力损失的方法,作为高效化、高输出化的方法是有效的。在这种磁制冷技术中使用的磁制冷材料通常是粒状,通过将这种粒状的磁制冷材料插入筒状的壳体使其成为热交换器,使用这种热交换器的磁制冷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被提案出来。另一方面,作为磁制冷材料,通常使用粒状,但提出了将其加工为圆柱状来实现高效化、高输出化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7748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64588号公报
根据上述专利文献2的技术,将磁制冷材料加工为圆柱状的技术被公开,但为了更加高效化、高输出化,希望将磁制冷材料的线径加工为较小等。另一方面,将磁制冷材料即钆作为主要成分的材料,能够使用模具等进行拉丝加工(拉拔加工),但容易产生相对于模具等的烧结,存在加工性能差这一问题,因此,难以加工为线径小的线材(例如线径小于1mm的线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加工性能优异的金属覆盖钆线材。
[1]本发明的金属覆盖钆线材通过使含有钆作为主要成分的钆线为芯线,并且用将钆以外的金属作为主要成分的覆层覆盖上述芯线的外周而制成。
[2]在上述发明中能够构成为,在上述金属覆盖钆线材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面的剖面中,上述钆线所占的面积相对于上述剖面的面积为55%~99%。
[3]在上述发明中能够构成为,上述覆层为铜、铝、镍以及/或者它们的合金。
[4]在上述发明中能够构成为,上述覆层还含有碳纳米管。
[5]在上述发明中能够构成为,金属覆盖钆线材是拉伸线材。
[6]在上述发明中能够构成为,作为上述芯线的上述钆线含有钆作为主要成分,并且含氟原子以及/或者氯原子的偏析相的平均粒径为2μm以下。
[7]在上述发明中能够构成为,作为上述芯线的上述钆线含有钆作为主要成分,并且粒径为5μm以上的含氟原子以及/或者氯原子的偏析相的存在密度为4.7×10-5个/μm2以下。
[8]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的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线材,其由磁制冷材料构成;以及
壳体,其填充有多个上述线材,
上述线材是上述本发明的金属覆盖钆线材。
[9]本发明的磁制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本发明的热交换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加工性能优异的金属覆盖钆线材。
附图说明
图1中的(A)是钆线剖面的反射电子像。
图1中的(B)是对图1中的(A)的反射电子像进行二值化处理之后的二值化处理后的反射电子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藤仓,未经株式会社藤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45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