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部分预制部分外包混凝土组合梁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74979.2 | 申请日: | 2018-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6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梁炯丰;王俭宝;易萍华;杨文瑞;杨凤;张广武;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293 | 分类号: | E04C3/293 |
代理公司: | 南昌卓尔精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3 | 代理人: | 贺楠 |
地址: | 344001***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包混凝土 组合梁 装配式 预制 混凝土 建筑结构形式 材料性能 侧向支撑 承载能力 减少材料 建筑功能 建筑协调 抗震性能 力学性能 约束作用 组合作用 楼板 净空间 上翼缘 三面 现浇 施工 钢材 节约 应用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部分预制部分外包混凝土组合梁及其施工方法,新型部分外包混凝土组合梁通过三面型钢的约束作用改善了预浇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同时型钢的稳定性和刚度由于其部分包裹的预浇混凝土的侧向支撑作用而得到提高,预浇混凝土和型钢的组合作用充分发挥其各自的材料性能,因此具有承载能力高、抗震性能好、节约钢材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建筑协调:建筑功能决定建筑结构形式,新型装配式部分预制部分外包混凝土组合梁把型钢上翼缘放置在现浇楼板内,在保证建筑净空间的前提下需要尽量减少层高,也意味着减少材料的投入以及相对较低的建筑总高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装配式部分预制部分外包混凝土组合梁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组合梁主要有两种,钢—混凝土组合梁和型钢混凝土梁,型钢PEC(partially encased composite)均存在一定缺点,钢—混凝土组合梁由于侧向或局部易失稳从而影响构件的承载能力;型钢混凝土梁则需要大量的模板和附加纵筋,且梁柱节点连接设计复杂。
与传统SRC梁相同,现有的组合梁施工仍旧以湿作业为主,存在施工工序繁杂、施工周期长等缺点,严重制约组合梁的工程应用。
建筑工程的工业化、产业化发展,催生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产生,其采用工厂预制、现场连接的施工方法,具有施工速度快、节约模板等优点,但是同时也带来结构整体性差、不利抗震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部分预制部分外包混凝土组合梁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部分预制部分外包混凝土组合梁,包括:
型钢;
设置于型钢的上下翼缘间的预制混凝土U型槽;
填充于预制混凝土U型槽中的现浇混凝土及置于其上的混凝土翼缘板;内置于预制混凝土U型槽的底部且平行于槽长方向的若干纵筋;
设置于型钢的上翼缘外且内置于预制混凝土U型槽的垂直于型钢长度方向的半封闭箍筋。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预制混凝土U型槽位于型钢的上下翼缘之间且紧贴下翼缘顶面;混凝土U型槽的槽壁外缘与型钢的下翼缘边齐;从横截面方向看,型钢的腹板把预制混凝土U型槽一分为二。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半封闭箍筋的底部设有135度的弯钩,半封闭箍筋的部分内置于预制混凝土U型槽的槽壁和槽底,所述半封闭箍筋的上部分位于型钢的上翼缘上部,所述半封闭箍筋的上部与型钢的上翼缘有一定距离,所述半封闭箍筋的弯钩最下缘距型钢的下翼缘顶有一定距离。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纵筋在半封闭箍筋的135度弯钩内并紧贴半封闭箍筋的箍筋内缘。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型钢为焊接工字钢,其上翼缘宽度小于下翼缘宽度。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型钢的上翼缘在宽度方向上置于混凝土翼缘板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现浇混凝土及混凝土翼缘板所采用的混凝土为普通混凝土或者改性混凝土的一种。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现浇混凝土及混凝土翼缘板中的翼缘板为现浇混凝土板、叠合板或带混凝土的组合板的一种。
一种上述的装配式部分预制部分外包混凝土组合梁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构件制作厂将型钢或者焊接好的型钢就位,把半封闭箍筋按照设计间距依次套入型钢内,将纵筋插入于半封闭箍筋的度弯钩处并把二者绑扎在一起,支模并浇筑混凝土完成预制部分,形成预制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理工大学,未经东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49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再生混凝土分段梁制造设备
- 下一篇:内置预制芯柱组合柱结构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