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舱段载人航天器在轨组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75207.0 | 申请日: | 2018-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27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京涛;杨宏;罗超;左岁寒;刘冬雨;孙威;朱亚力;王为;王岩;刘铭;张健;张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 |
主分类号: | B64G1/12 | 分类号: | B64G1/12;B64G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谨诚君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38 | 代理人: | 陆鑫;延慧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在轨组装 载人航天器 分舱段 航天器 舱段 组装过程 组合体 组装 对接轨道 辅助机构 工作流程 基本构型 需求确定 构型 交会 飞行 | ||
1.一种分舱段载人航天器在轨组装方法,包括:
(a)划分航天器的组装阶段,确定组装过程中组合体构型;
(b)确定所述航天器各舱段的基本构型;
(c)根据所述组合体长期飞行需求确定各舱段交会对接轨道高度;
(d)确定组装辅助机构的功能和指标;
(e)确定各所述舱段在轨组装过程的控制方案;
(f)确定所述分舱段载人航天器在轨组装的工作流程;
在步骤c中,通过分析所述组合体长期飞行推进剂补给和维修备件补给需求、长期飞行运能支持能力和飞行器交会对接、返回能力来确定各所述分舱段交会对接轨道高度、各所述分舱段发射顺序、交会对接顺序和转位顺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按照应用需求约束及平台约束进行所述组合体构型约束条件的分析并确定所述组合体构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根据分舱段组装的需求确定所述各舱段的基本构型,并确定所述各舱段的动力学特性和质量特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
根据所述各分舱段组装需求进行多种组装辅助机构的方案设计;
选择最优的所述组装辅助机构确定转位方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辅助机构包括单臂机构和双臂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e中,分析在轨组装过程中所述各分舱段的姿态变化对能源、测控系统的影响,进行所述组合体姿态控制与所述组装辅助机构配合控制方案设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f中,
发射舱段I进行在轨测试;
测试合格后发射舱段II对所述舱段I对接形成组合体在轨飞行;
所述舱段II转位让出对接口,发射舱段III通过所述对接口与所述组合体对接并转位让出舱段III的对接口;
依次发射剩余舱段与上一步骤形成的组合体对接,并转位让出每次发射舱段的对接口,直至完成所有舱段的对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未经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520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纵列式双旋翼气动性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2U立方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