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落料冲孔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75377.9 | 申请日: | 2018-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08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何鹏申;王肖英;陈玉杰;刘峰;徐肖;高双明;李昂;李杭;井芊;卢桥;李月伟;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14 | 分类号: | B21D28/14;B21D28/34;B21D45/06 |
代理公司: | 11252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梅恒;江怀勤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镶块 传输组件 分切凹模 坯料 模具 冲孔模具 分切凸模 组件包括 上模座 下模座 下镶块 落料 冲压生产 分离工序 模具结构 现场空间 凸凹模 最小化 导料 分切 内置 排布 匹配 外围 输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落料冲孔模具,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传输组件以及下镶块组件,所述下镶块组件包括多个分切凹模镶块,多个所述分切凹模镶块分布于所述传输组件的外围;上模座,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上镶块组件,所述上镶块组件包括多个分切凸模镶块,多个所述分切凸模镶块和多个所述分切凹模镶块一一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原有模具长宽下,将分离工序排布在模具的末端,坯料被分切凸凹模分离,分离所得坯料被传输组件输送至指定位置,实现了坯料无导料带输出,模具内置传输组件,实现了空间最小化,降低了冲压生产对现场空间及模具结构的限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落料冲孔模具。
背景技术
冲压生产中为提高材料利用率及成形性,很多覆盖件通过落料模冲制拉延料带,随着自动化线的普及,开卷落料线得到广泛应用,在生产过程中,一般是料带在模具上下料末端完成分离后,通过导料架将生产得到的料带转送到传送带,相当于除了模具外,还需设计导料带和传送带,其占用较大空间,不利于现场5S管理,对生产空间,模具结构也有较多限制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落料冲孔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它能够实现料带无导料带输出,降低冲压生产对现场空间及模具结构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落料冲孔模具,包括:
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传输组件以及下镶块组件,所述下镶块组件包括多个分切凹模镶块,多个所述分切凹模镶块分布于所述传输组件的外围;
上模座,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上镶块组件,所述上镶块组件包括多个分切凸模镶块,多个所述分切凸模镶块和多个所述分切凹模镶块一一匹配。
如上所述的落料冲孔模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下模座于来料方向的末端凹设有装配槽,所述传输组件设置于所述装配槽内,所述分切凹模镶块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分切凹模镶块设置于所述装配槽的相对两侧。
如上所述的落料冲孔模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传输组件包括支撑架、圈套于所述支撑架上的皮带、用于驱动皮带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支撑架于传输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条形块、第一T形块和第二T形块,所述条形块固定于所述支撑架的前侧,第一T形块的第一边固定于所述条形块上,所述第一T形块的第二边与所述下模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T形块的第一边固定于所述支撑架的后侧,所述第二T形块的第二边与所述下模座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落料冲孔模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条形块上等间隔的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第一T形块的第一边上设有与所述螺纹孔相匹配的过孔。
如上所述的落料冲孔模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下模座上可升降的活动设置有托料板,所述托料板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下镶块组件通过的通过槽。
如上所述的落料冲孔模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托料板上设置有若干平行分布的传输条。
如上所述的落料冲孔模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传输条设有四根,四根所述传输条等间隔设置。
如上所述的落料冲孔模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下模座上设有多个第一驱动氮气缸,所述上模座上设有多个第二驱动氮气缸,所述托料板上设有多个驱动配合块,多个所述第一驱动氮气缸、多个所述第二驱动氮气缸以及多个所述驱动配合块一一对应。
如上所述的落料冲孔模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托料板上设有多个卡装导柱,所述下模座上设有与多个所述卡装导柱匹配的多个卡装导套。
如上所述的落料冲孔模具,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托料板于料带来料方向的起始端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导料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53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