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唤醒的I2C通讯架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76187.9 | 申请日: | 2018-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3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肖晗;符志岗;冯伟平;袁琼;虞翔;高强;欧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芯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G06F13/4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能信号 脉冲信号作用 电路 自检测电路 通讯架构 唤醒 信号端 休眠 电子技术领域 串行时钟线 串行数据线 脉冲信号 能量损失 数字电路 使能 输出 通讯 | ||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唤醒的I2C通讯架构系统,包括:OSC电路,第一使能端与一使能信号连接,于使能信号为一第一脉冲信号作用下启动OSC电路输出CLK信号,或于使能信号为一第二脉冲信号作用下关闭OSC电路;I2C协议电路,于使能信号为第一脉冲信号的作用下启动I2C协议电路,或于使能信号为第二脉冲信号作用下关闭I2C协议电路;自检测电路,与I2C协议电路的串行时钟线信号端及串行数据线信号端连接,用于产生使能信号。本发明通过增加一个自检测电路实现I2C通讯的实时唤醒和休眠,在休眠时数字电路保持关闭状态,节省大量不必要的能量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I2C通讯架构系统。
背景技术
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协议是最先由philip公司提出的板级通讯协议,目前广泛应用于芯片之间的信息交互和控制,使用范围非常广。在I2C架构中,如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主机和从机共享一条I2C总线,SCL(Serial Clock Line,串行时钟线)、SDA(Serial Data Line,串行数据线)分别通过上拉电阻上拉到公共电平,所有器件通过OD(Open Drain,漏极开路)驱动I2C总线,并按照一定的协议实现数据的交互和控制,是个非常高效且应用广泛的总线协议。
传统的I2C协议电路中,参照图2,I2C信号以“start”和“stop”结构作为协议传输起始和结束标志,中间按照协议通过SDA和SCL的时序关系传输信息。由于所有芯片共用一条总线,相互之间不知道其他芯片何时会开启通讯,因此总线上的所有芯片必须通过数字电路不停检测总线上是否有通讯请求,这同时也需要芯片内部无时无刻都要有个高速时钟电路在工作,以满足通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消耗了大量不必要的静态功耗。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I2C协议电路需要不停检测总线信号,静态功耗很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唤醒的I2C通讯架构系统,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自唤醒的I2C通讯架构系统,包括:
OSC电路,设有第一使能端和时钟输出端,所述第一使能端与一使能信号连接,于所述使能信号为一第一脉冲信号作用下启动所述OSC电路自所述时钟输出端输出CLK信号,或于所述使能信号为一第二脉冲信号作用下关闭所述OSC电路;
I2C协议电路,设有第二使能端、时钟信号端、串行时钟线信号端、串行数据线信号端,所述时钟信号端与所述OSC电路的时钟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使能端与所述使能信号连接,于所述使能信号为所述第一脉冲信号的作用下启动所述I2C协议电路,或于所述使能信号为所述第二脉冲信号作用下关闭所述I2C协议电路;
自检测电路,与所述I2C协议电路的串行时钟线信号端及串行数据线信号端连接,用于产生所述使能信号。
本发明的I2C通讯架构系统,所述自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检测部,所述第一检测部依据所述串行时钟线信号端的信号为高电平及所述串行数据线信号端的信号为下降沿时产生一高脉冲信号作为开始信号。
本发明的I2C通讯架构系统,所述自检测电路包括第二检测部,所述第二检测部依据所述串行时钟线信号端的信号为高电平及所述串行数据线信号端的信号为上升沿时产生一高脉冲信号作为结束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芯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芯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61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