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园林嫁接木破皮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76370.9 | 申请日: | 2018-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3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赵瑞清;余龙;刘震;李莉;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瑞清 |
主分类号: | A01G2/30 | 分类号: | A01G2/30;A01G2/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5001 河南省安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内螺纹管 三通工件 钢丝线 爪勾件 破皮 嫁接 夹持件 握持管 园林 穿出 穿入 夹片 铰接 母铰 插入固定 反向位置 套管水平 出口端 管外壁 螺纹痕 起始端 弹簧 铰链 拉结 拧入 销钉 转柄 子铰 延伸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园林嫁接木破皮器。所述的转柄一端末设有铰头,拧管一端末设有母铰头;母铰头、子铰头相互铰接构成铰链;所述的拧管外壁上铣有螺纹痕;所述的三通工件一端分别设有内螺纹管、套管;所述的内螺纹管与套管之间形成的夹角范围为12‑27度;所述的套管水平反向位置设有夹片,两张所述的夹片内通过销钉铰接有爪勾件,爪勾件与三通工件之间拉结有弹簧;本发明采用内螺纹管内拧入有拧管;套管内插入固定有握持管,并且在握持管末端固定有夹持件;三通工件内穿入有钢丝线,钢丝线的起始端固定于爪勾件上,钢丝线的延伸端由套管穿出,再穿入握持管内,最后由夹持件的出口端穿出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园林嫁接木破皮器的制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园林嫁接木破皮器。
背景技术
嫁接,是植物的人工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嫁接的方式分为枝接和芽接。嫁接是利用植物受伤后具有愈伤的机能来进行的。嫁接,也就是无性繁殖中的营养生殖的一种。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接上去的枝或芽,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或台木。接穗时一般选用具2到4个芽的苗,嫁接后成为植物体的上部或顶部,砧木嫁接后成为植物体的根系部分。嫁接时,使两个伤面的形成层靠近并扎紧在一起,结果因细胞增生,彼此愈合成为维管组织连接在一起的一个整体。这就是嫁接的原理。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嫁接对经济价值的提高,也有着非常多的实例:如普通的水杉,价值一元;而通过嫁接手段,培育成金叶水杉后,经济价值提高20多倍;再如普通的大叶女贞树,价值几角钱;而通过嫁接的手段,培育成彩叶桢树后,其经济价值更高达近百倍。由此可见,嫁接对品种的改良,经济价值的提高都有首非常重要的意义。嫁接对一些不产生种子的果木(如柿,柑橘的一些品种)的繁殖意义重大。嫁接既能保持接穗品种的优良性状,又能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达到早结果、增强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害的能力,还能经济利用繁殖材料、增加苗木数量。常用于果树、林木、花卉的繁殖上;也用于瓜类蔬菜育苗上。嫁接分枝接和芽接两大类,前者以春秋两季进行为宜,尤以春季成活率较高。后者以夏季进行为宜。嫁接最好在温室内进行,高温季节要用遮阳网或草帘遮荫、避免强光直射使幼苗过度萎蔫影响成活。如深冬茬茄子7月份嫁接正值高温期,防暑降温是关键。低温季节(如黄瓜、番瓜越冬茬的嫁接在9月底10月初)要以保温为主温度低不利于伤口愈合,嫁接时适宜的温度应当为24-28℃,空气相对湿度75%以上,湿度不够时要用喷雾器向空中或墙壁喷水增加湿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园林嫁接木破皮器,是背景技术中所指出的绿化苗木嫁接的一种辅助工作器械。
本发明解决其上述的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园林嫁接木破皮器,其主要构造有:转柄、铰链、母铰头、子铰头、拧管、螺纹痕、握持管、夹持件、三通工件、内螺纹管、套管、接槽、爪勾件、弹簧、钢丝线,所述的转柄一端末设有铰头,拧管一端末设有母铰头;母铰头、子铰头相互铰接构成铰链;所述的拧管外壁上铣有螺纹痕;
所述的三通工件一端分别设有内螺纹管、套管;所述的内螺纹管与套管之间形成的夹角范围为12-27度;所述的套管水平反向位置设有夹片,两张所述的夹片内通过销钉铰接有爪勾件,爪勾件与三通工件之间拉结有弹簧;
所述的内螺纹管内拧入有拧管;所述的套管内插入固定有握持管,并且在握持管末端固定有夹持件;所述的三通工件内穿入有钢丝线,钢丝线的起始端固定于爪勾件上,钢丝线的延伸端由套管穿出,再穿入握持管内,最后由夹持件的出口端穿出;
所述的三通工件下通过销钉固定有接槽,接槽内开有凹形收纳槽。
进一步地,所述的接槽的槽口外壁上覆盖硅胶薄膜。
进一步地,所述的螺纹痕长度为2.5-5.5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的夹持件固定于机械臂或者被人工手持。
进一步地,所述的转柄末端连接于减速电机的转轴上或者被人工手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瑞清,未经赵瑞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63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