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藻水分离及尾水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76950.8 | 申请日: | 2018-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0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蓝湾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1 | 分类号: | C02F11/121;C02F11/148;C02F11/02;C02F9/04;C05F11/00;C05F17/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朗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2 | 代理人: | 赵华 |
地址: | 21402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水处理 有机肥 藻泥 缓存单元 压榨单元 尾水处理系统 加药单元 藻水分离 压榨 处理效率 达标排放 反应药剂 加药管道 模块化 压榨机 排出 填埋 尾水 藻水 水质 | ||
本发明提供了藻水分离及尾水处理系统,包括:藻泥压榨单元、尾水处理单元、有机肥缓存单元以及加药单元,藻泥压榨单元通过管道与尾水处理单元、有机肥缓存单元连接,加药单元通过加药管道与藻泥压榨单元、尾水处理单元、有机肥缓存单元连接,用于输送反应药剂给藻泥压榨单元、尾水处理单元、有机肥缓存单元,本发明的通过模块化压榨机将藻水压榨,节省成本,提高处理效率和能力;压榨的藻泥集中做成有机肥,合理利用资源,避免了集中填埋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排出的尾水通过尾水处理装置后,水质达标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域水藻处理领域,更涉及藻水分离及尾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如今随着蓝藻问题的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了多种治理方法来处理湖面的蓝藻,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化学法对水体生物有害,并且大面积实施有一定难度,生物法虽然效果很好也最持久,但成本大,并且见效慢,机械清除是一种利用机械设备将蓝藻从湖泊去除的一种物理方法,一般应用于蓝藻富集区域(如太湖流域),采用固定除藻设施或移动除藻船对蓝藻富集区域的对打捞的蓝藻进行藻水分离。现如今大多是以沉淀气浮的处理工艺为主,占地面积大,运行成本较高,且对后续的尾水缺乏进一步的处理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藻水分离及尾水处理系统,实现藻水尾水处理,实现达标排放,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藻泥压榨单元、尾水处理单元、有机肥缓存单元以及加药单元,藻泥压榨单元通过管道与尾水处理单元、有机肥缓存单元连接,加药单元通过加药管道与藻泥压榨单元、尾水处理单元、有机肥缓存单元连接,用于输送反应药剂给藻泥压榨单元、尾水处理单元、有机肥缓存单元。
优选的,所述加药单元包括:PAC贮槽10、MgCl2贮槽12、NaOH贮槽14、NaH2PO4贮槽16、PAM贮槽18、PGa21Ca贮槽20、Ca(ClO)2贮槽22。
优选的,所述藻泥压榨单元包括:藻水缓冲池1、模块化压榨机2、藻水缓冲池1用于存储藻水,藻水缓冲池1通过输送管道与模块化压榨机2的入水口连接,模块化压榨机2的出口与尾水处理单元、有机肥缓存单元连接。
优选的,有机肥缓存单元包括:有机肥发酵区7、有机肥缓存区8,经模块化压榨机2分离的藻泥经过螺旋输送器直接送入有机肥发酵区7,有机肥发酵区7与有机肥缓存区8管道连接。
优选的,所述尾水处理单元包括:尾水缓冲池3、沉淀池Ⅰ4、沉淀池Ⅱ5、以及清水池6,模块化压榨机2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道与尾水缓冲池3连接,尾水缓冲池3通过管道与沉淀池Ⅰ4连接,进行初步沉淀分离,所述沉淀池Ⅰ4与沉淀池Ⅱ5管道连接,进行二次沉淀分离,所述沉淀池Ⅱ5通过管道与清水池6连接。
优选的,所述藻水缓冲池1内有液位计,藻水缓冲池1与模块化压榨机2之间的输送管道上有提升泵以及流量计。
优选的,所述模块化压榨机2与PAC贮槽10、MgCl2贮槽12、PAM贮槽18通过加药管道连接。
优选的,沉淀池Ⅰ4的左上方为加药区9,加药区9与MgCl2贮槽12、NaOH贮槽14、NaH2PO4贮槽16通过加药管道连接,加药区9内有螺杆以及PH仪,沉淀池Ⅰ4通过顶部溢流口与沉淀池Ⅱ5管道连接,沉淀池Ⅰ4底部溢流口通过管道与藻水缓冲池1连接。
优选的,沉淀池Ⅱ5的左上方为加药区9,加药区9与PGa21Ca贮槽20、Ca(ClO)2贮槽22通过加药管道连接,加药区9内有螺杆和PH仪,沉淀池Ⅱ5通过管道与清水池6连接,沉淀池Ⅱ5底部溢流口通过管道与藻水缓冲池1连接。
优选的,清水池6的顶部溢流口连接管道,实现清水外排;清水池6的底部溢流口通过管道与藻水缓冲池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蓝湾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蓝湾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69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