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终端大数据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77067.0 | 申请日: | 2018-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2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徐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琳 |
主分类号: | G06F21/31 | 分类号: | G06F21/31;G06F21/32;G06K9/00;G06K9/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终端 大数据 非法用户 分析平台 统计结果 应用程序 分析 合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终端大数据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智能终端大数据分析平台以基于历史上智能终端各个应用程序的使用次序的统计结果,判断当前用户是否合法。通过本发明,能够避免非法用户对智能终端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终端大数据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app即Application的缩写,在IT术语中,application表示某种技术、系统或者产品的应用,即应用程序。现一般指智能终端软件。智能终端软件就是可以在安装在智能终端上运行的第三方手机应用程序软件,完善原始系统的不足与个性化,不同的智能终端系统需要开发不同的app应用软件。现在市场上主流系统有:安卓,IOS,Windows Phone。
app首次被所有人认识是在乔布斯推出的iPhone智能终端上,当iPhone火热流行之初,人们把苹果智能终端内的应用软件简称为app。后来,随着安卓智能操作系统的迅速崛起后,人们把在安卓智能终端上的软件上也称作app,其他智能终端软件亦是如此,渐渐地app就成为智能终端第三方应用程序的简称。
然而,当前与app相关的非法用户识别机制不多,无法准确识别出智能终端上非法用户的存在,自然无法执行后续的信息防护操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大数据分析方法,能够基于历史上智能终端各个应用程序的使用次序的统计结果,确定当前是否进入面部识别模式以及后续的指纹识别模式,从而能够在不影响智能终端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准确识别出智能终端上非法用户的存在。
尤为关键的是,本发明至少具备以下几处发明点:
(1)基于历史上智能终端各个应用程序的使用次序的统计结果,判断当前用户是否合法,并在非法时要求指纹识别,从而避免非法用户对智能终端的使用;
(2)基于图像中每一个像素点的色调通道值、亮度通道值和饱和度通道值的冗余度的分析和判断,确定目标所在区域的各个组成像素点,从而保证了后续目标检测的精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大数据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智能终端大数据分析平台以基于历史上智能终端各个应用程序的使用次序的统计结果,判断当前用户是否合法,所述智能终端大数据分析平台包括:
使用次序统计设备,用于记录在历史上、智能终端每次被打开后的预设时间段内,智能终端上安装的各个应用程序的使用次序,并输出每次的使用次序;
使用次序分析设备,与所述使用次序统计设备连接,用于接收多次使用次序,并基于所述多次使用次序确定历史使用次序,其中,所述历史使用次序为所述多次使用次序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使用次序;
当前次序记录设备,用于记录当次开机、智能终端被打开后的预设时间段内,智能终端上安装的各个应用程序的使用次序,以作为当次使用次序;
习惯分析设备,分别与所述使用次序分析设备和所述当前次序记录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历史使用次序和所述当次使用次序,并在所述历史使用次序与所述当次使用次序相符合时,发出允许访问信号,以及在所述历史使用次序与所述当次使用次序不符合时,发出禁止访问信号;
前端摄像头,设置在智能终端面板上,用于面向智能终端前方进行拍摄,以获得并输出前景图像;
摄像模式切换设备,分别与习惯分析设备和前端摄像头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禁止访问信号时,将所述前端摄像头由休眠状态切换到鉴别状态;
像素值获取设备,与所述前端摄像头连接,用于获得所述前景图像中每一个像素点的色调通道值、亮度通道值和饱和度通道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琳,未经徐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70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