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综合管廊燃气管道置信度定量评估方法及评估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77476.0 | 申请日: | 201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7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赖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300071 天津市南开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廊 测点 内燃气管道 监控中心服务器 无线通讯网 定量评估 燃气管道 综合管廊 置信度 评判 燃气 地下综合管廊 防火分区 风险管道 监控中心 评估系统 数据信息 维修站点 相关信息 有效监控 预警信息 节点处 地理位置 安全 采集 传输 传递 | ||
一种综合管廊燃气管道置信度定量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在管廊燃气舱内的各防火分区设置测点站;②在管廊内燃气管道的各个节点处设置测点站;③将管廊燃气舱内的各测点站和管廊内燃气管道上的各测点站与管廊监控中心服务器之间进行无线通讯网传输,将各测点站所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传递到管廊监控中心服务器;④管廊监控中心服务器对在管廊内燃气管道的危险等级进行评判并显示评判结果,并通过无线通讯网自动将风险管道所处地理位置以及该管道的相关信息发送到相应的维修站点。本发明不仅能有效监控管廊内燃气管道的安全程度,还能实时为管廊监控中心提供预警信息,从而保障整个地下综合管廊系统的运行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安全防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管廊燃气管道置信度定量评估方法及评估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将给水、排水、电信、电力、燃气、热力等各类市政管线有机综合,集约化地铺设在同一条隧道内,实现对市政管线的集中管理与维护。综合管廊实现了市政管线集中管理,配备智能监测设备,包括感烟探测器、感湿、感温和空气含氧量传感器等,廊内一旦发现问题,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进行检修维护,实现智能化的管理。
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主要目的是为城市市政管线服务,如果在设计阶段忽略了廊内管线排布的合理性或者在运行维护阶段由于运行责任不明确或管理方式不当等原因,未能及时发现管线损坏,造成维修延误,将会导致停水、停电、燃气泄漏甚至更严重的后果。特别是,燃气管道发生泄漏将会给城市公共安全带来巨大风险。
地下综合管廊是未来地下空间发展所不可或缺的,然而地下综合管廊在我国建设时间短、经验不足,即使是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已经很成熟的国家,依然有很多亟待解决或是需要重视的风险。综合管廊内的燃气管道输送的介质具有易扩散、易燃及易爆特性,目前国际上对于燃气管道进入地下综合廊的观点并不一致,欧美倾向于禁止燃气管道入廊,而日本与中国台湾地区则允许燃气管道入廊。国办发(2015)61号明确了管线入廊: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区域,该区域内的所有管线都必须入廊。
目前我国城市燃气常采用直埋敷设,管道由于第三方破坏、腐蚀、机械损伤、自然灾害及其他因数的影响,管道泄漏事故时有发生,有数据显示虽然近20年来采取了大量的安全措施,并将大量先进的安全系统应用在实践中,但燃气管道事故率却仍保持在同一水平上。
燃气管道在管廊内敷设采用的是支架形式,避免了土壤电解质电化学腐蚀、硫酸盐还原菌腐蚀、管道和外部载荷相互作用的影响。廊内燃气管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必须具备2个条件,即燃气泄漏危险源和火源危险源的存在。燃气管道进入综合管廊必须及时发现燃气泄漏事故以杜绝因燃气管道发生泄漏而引发重大事故。由于廊内燃气管道服役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廊内燃气管道运行可靠性的评估方法不同于评估燃气直埋管道,燃气管道敷设于管廊内,一方面燃气管道处于节点小尺度二维受限空间与关联设施或构筑物的穿插避让;另一方面燃气管道与管廊本体在不同寿命周期下还存在可靠性容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管廊燃气管道置信度定量评估方法及评估系统,该评估方法不仅能有效监控管廊内燃气管道的安全程度,还能实时为管廊监控中心提供预警信息,从而保障整个地下综合管廊系统的运行安全。
如上构思,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综合管廊燃气管道置信度定量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在管廊燃气舱内的各防火分区设置测点站,采集燃气舱的温度和湿度;
②在管廊内燃气管道的各个节点处设置测点站,采集节点处管内气体的压力和流量信号;
③将管廊燃气舱内的各测点站和管廊内燃气管道上的各测点站与管廊监控中心服务器之间进行无线通讯网传输,将各测点站所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传递到管廊监控中心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74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