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撑式卡箍、相应的管路、管路连接系统及管路连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78152.9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88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于德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德跃 |
主分类号: | F16L25/00 | 分类号: | F16L25/00 |
代理公司: | 11691 北京清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乔东峰 |
地址: | 100062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头部 卡箍 穿入 箍环 管路连接系统 管路连接 第一端 内撑式 弹性内管 锁止件 外管 分设 | ||
1.一种内撑式卡箍,包括箍环(31)、接头部(32)、调节件(33)和锁止件,所述箍环(31)围成为一环状,环状具有第一端(A)和第二端(B),所述第一端(A)与接头部(32)固定连接;第二端(B)穿入接头部(32)中;所述接头部(32)具有可供箍环(31)穿入的通道;所述调节件(33)设于所述接头部(32)中,用于调节所述第二端(B)穿入接头部(32)的长度;
所述接头部(32)为两端开口的管状,所述箍环(31)的第一端(A)固定于所述接头部(32)一端的侧壁上;所述调节件(33)为柱形工件,其两端分别可转动地铰接于所述接头部(32)的侧壁上,所述调节件(33)垂直于所述箍环(31)围成的圆所在的平面;
所述调节件(33)包括一个转轴(331),在该转轴(331)的中段,沿其外周设置有多个齿状拔片(332);所述箍环(31)的第二端(B)的一侧设置有多个调节孔(35),调节孔(35)的形状与间距与所述调节件(33)的多个齿状拔片(332)相配合;
所述锁止件包括一个锁止销(341)、一个挡块(342)和一个拉伸弹簧(343);所述锁止销(341)的一端通过销轴(3411)铰接于接头部(32)的内侧壁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调节件(33)的转轴(331)边缘;所述挡块(342)设置于锁止销(341)的一侧,以阻挡锁止销(341)在一个方向上的转动,使得调节件(33)只能朝向增加箍环周长的方向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撑式卡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驱动电机(337),所述转轴(331)由该驱动电机(337)驱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撑式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337)通过遥控方式控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撑式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337)经由调速齿轮组(336)驱动所述转轴(33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撑式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速齿轮组(336)的齿轮通过锁止榫(351)锁止或解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撑式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榫(351)由电磁力驱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撑式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31)在靠近其两端处分别具有一个卡槽(334),该卡槽(334)用于与接头部(32)的侧壁相卡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撑式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31)的一个端面上设置有凹槽(333),外部工具可通过该凹槽(333)转动转轴来操作该调节件(33)。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撑式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销(341)上固定有一拉伸弹簧(343),其用于将所述锁止销(341)拉回至锁止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撑式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342)在一锁止位置和一非锁止位置调节,在所述非锁止位置,其不阻挡所述锁止件的转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撑式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部(32)的内侧壁及箍环(31)的第二端(B)的外表面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单向运动锁止结构,该单向运动锁止结构使得箍环(31)的第二端(B)只能在拔出接头部的方向上运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撑式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部(32)的左右侧壁的内侧设有簧片(322),该簧片(322)向接头部的内侧伸出,将所述接头部(32)的内部空间分成上下两半部分,所述箍环的第二端(B)能够在插入下半部分后越过所述簧片(322)后进入上半部分,并在所述簧片的阻挡下,所述第二端(B)能够紧密地贴合于接头部(32)的上侧壁的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德跃,未经于德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815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应于高压高热的管道密封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可控式鹤管转向接头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