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二极管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78473.9 | 申请日: | 201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3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卓俊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5/40 | 分类号: | H01S5/40;H01S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薛晓伟;刘永辉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二极管 激光二极管装置 定位部 色差 非极化光源 投影仪光源 范围覆盖 激光阵列 准直透镜 不均匀 传统的 角度差 外边沿 渐变 管壳 预设 发光 近似 观看 | ||
1.一种激光二极管装置,包括由N个激光二极管组成的激光阵列及与每一所述激光二极管一一对应的准直透镜,每一所述激光二极管的管壳的外边沿设有定位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激光二极管之间具有渐变的旋转角度,第N个激光二极管的定位部朝向与第N-1个激光二极管的定位部朝向之间形成预设角度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二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角度差等于(180°/N)*i,其中i为大于零的正整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二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激光二极管具有相同的波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二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反光组件,所述反光组件用于将所述激光阵列发射出的光束反射得到光能量密度更密集的非极性光束。
5.一种激光二极管装置,包括第一激光二极管模块及第二激光二极管模块,所述第一激光二极管模块包括由N个第一激光二极管组成的第一激光阵列及与每一所述第一激光二极管一一对应的第一准直透镜,所述第二激光二极管模块包括由M个第二激光二极管组成的第二激光阵列及与每一所述第二激光二极管一一对应的第二准直透镜,每一所述第一激光二极管及第二激光二极管的管壳的外边沿均设有定位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激光二极管之间具有渐变的旋转角度,第N个第一激光二极管的定位部朝向与第N-1个第一激光二极管的定位部朝向之间形成第一预设角度差,每一所述第二激光二极管之间具有渐变的旋转角度,第M个第二激光二极管的定位部朝向与第M-1个第二激光二极管的定位部朝向之间形成第二预设角度差,通过所述第一激光二极管模块发射的光与所述第二激光二极管模块发射的光获得近似360°的非极性光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二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二极管模块与所述第二激光二极管模块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差等于(180°/N)*i,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差等于(180°/M)*i,其中i为大于零的正整数。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二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二极管模块与所述第二激光二极管模块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差等于(180°/N)*i,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差等于(180°/M)*i,其中i为大于零的正整数,所述第N个第一激光二极管的定位部朝向与第M个第二激光二极管的定位部朝向之间的角度差等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差或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差的二分之一。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二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二极管模块与所述第二激光二极管模块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差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差均等于(180°/(N+M))*i,其中i为大于零的正整数,第1个第二激光二极管的定位部朝向之旋转角度接续第N个第一激光二极管的角度并与第N个第一激光二极管的定位部朝向之间的角度差等于(180°/(N+M))*i;当i>1时,将所述第一激光二极管模块与所述第二激光二极管模块各自分成i个区块,每一所述区块的渐变旋转角度等于(180°/(N+M))*i,第1个第一激光二极管的定位部朝向与这些区块中第一个激光二极管即第(N/i)+1、2(N/i)+1、…、(i-1)(N/i)+1个第一激光二极管的定位部朝向之间的角度差等于0,第1个第二激光二极管的定位部朝向与第这些区块中第一个激光二极管即(M/i)+1、2(M/i)+1、…、(i-1)(M/i)+1个第二激光二极管的定位部朝向之间的角度差等于0。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二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二极管的波长与所述第二激光二极管的波长不相同。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二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反光组件及第二反光组件,所述第一反光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激光阵列发射出的光束反射得到光能量密度更密集的第一子非极性光束,所述第二反光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二激光阵列发射出的光束反射得到光能量密度更密集的第二子非极性光束,所述非极性光束由所述第一子非极性光束与所述第二子非极性光束组合而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847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