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移病人用的转运床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78481.3 | 申请日: | 201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4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桑凌峰;王洪波;田宝;申艾欣;甘中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佑仁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G7/10 | 分类号: | A61G7/1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严波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带 病人用 转运床 设备安装区 设备安装 转运 驱动器发生故障 通过检测装置 驱动辊组件 第二检测 动作幅度 二次伤害 空间位置 相邻设置 支撑面 紧绷 承载 检测 伤害 延伸 支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移病人用的转运床,它包括机架和柔性带,机架上设有相邻设置的设备安装区和工作区,所述的柔性带位于工作区内的部分紧绷形成用于承载病人的支撑面,所述柔性带远离工作区的部分延伸至设备安装区内,所述设备安装区内设有驱动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的上方靠近设备安装区的位置设有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柔性带上病人的空间位置。本发明提供一种转移病人用的转运床,其不仅可以在转运病人的过程中使得病人的动作幅度小,由此减少二次伤害的风险,而且通过检测装置的设置可以在转运驱动器发生故障而过行程动作时避免对于病人产生伤害,因此设备的安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是一种转移病人用的转运床。
背景技术
医护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病人需要在不同床体之间转运的情况,例如普通病床与手术室病床之间,普通病床与检测室病床之间,急救病床之间与普通病床之间等,而对于行动不便的病人,甚至于已经失去意识的危重病人,其遇到上述需要转运的情况时只能借助于外力,此外力可以是外部人员的助力,也可以是外部转运设备的助力。
而通过外部人员,例如医护人员和家属的抱抬实现病人在不同床位之间转动时往往会存在以下问题:1)病人在搬运过程中其卧姿势必发生变化,而这一变化幅度是受到外部人员的操作经验影响的,因此极易导致病人姿态变化过大而产生二次伤害,2)多个外部人员在抬放病人的时候无法做到同步,并且其抬放的力度也无法做到统一,因此会使得病人在抬放的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冲击,尤其对于重症病人而言,其极易造成二次伤害。因此,专用于病人在不同床位之间转运的转运机器人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
例如专利名称为双向转运护理机器人(专利申请号为201611218398.1)的发明专利申请,其技术方案简单来说是在环形的传送带38中间设置骨架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使传送带38沿周向转动,并且配合传送带下方的行走机构使得病患转移到传送带38上,最终带动病患进行不同床位之间的转运。但是这一现有技术的转运机器人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转运机构的驱动部分以及行走机构的驱动部分均集成在一起,因此势必导致所述的机器人沿厚度方向的尺寸较大,而当这一厚度较大的机器人逐步伸入病患的背部与床面之间的间隙内使得病患抬高时其必然导致病患身体的运动幅度较大,这显然达不到降低病患转运过程中身体运动幅度而减少二次伤害风险的目的。2)上述现有的机器人为双向机器人,其虽然可以选择从病患的任意一侧抬升病患,由此提高设备的灵活性,但是容易发生病患从一侧滑落的风险,其次,当机器人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故障(例如位置传感器发生故障,电机制动系统发生故障等)而导致过行程运动时极易使得病患从一侧抬升后从另一侧甩出,因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在医用设备中,尤其是针对危重病人使用的医疗辅助设备,其设备的稳定性以及对于使用过程中病患的安全性是其设备使用过程中首要考量的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转移病人用的转运床,其不仅可以在转运病人的过程中使得病人的动作幅度小,由此减少二次伤害的风险,而且通过检测装置的设置可以在转运驱动器发生故障而过行程动作时避免对于病人产生伤害,因此设备的安全性好。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转移病人用的转运床,它包括机架和柔性带,机架上设有相邻设置的设备安装区和工作区,所述的柔性带位于工作区内的部分紧绷形成用于承载病人的支撑面,所述柔性带远离工作区的部分延伸至设备安装区内,所述设备安装区内设有驱动辊组件,用于驱动柔性带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以使得位于柔性带支撑面上的病人随柔性带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的上方靠近设备安装区的位置设有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柔性带上病人的空间位置。通过第二检测装置可以自动监测位于工作区内病患的位置,避免发生病患没有转运到位而导致的病患随机架移动的过程中发生移位甚至从设备的支撑面上跌落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佑仁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未经浙江佑仁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84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