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相位调制方式的冗余系统2相输出型旋转变压器以及其信号输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78604.3 | 申请日: | 201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3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栉原弘;石桥和之;丸山裕史;丰竹克年;新井真一;村松俊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多摩川精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38/18 | 分类号: | H01F38/18;H01F2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舒艳君;李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变压器 冗余系统 输出型 相位调制方式 励磁绕组 信号输出 励磁信号 输出绕组 输出信号 断线 励磁 改进 | ||
本发明涉及相位调制方式的冗余系统2相输出型旋转变压器以及其信号输出方法。本发明通过稍微改进以往的1相励磁/2相输出型的旋转变压器而构成为冗余系统。根据本发明的相位调制方式的冗余系统2相输出型旋转变压器以及其信号输出方法为如下的结构和方法:励磁绕组(50)由相位相互不同的第一、第二励磁绕组(40、41)构成,并且励磁信号(100)由2相构成,即使在仅上述第一、第二励磁绕组(40、41)以及第一、第二输出绕组(43、44)中的任意一个发生断线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至少1相的输出信号(1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位调制方式的冗余系统2相输出型旋转变压器(Resolver)以及其信号输出方法,特别是涉及用于通过构成为2相励磁/2相输出的旋转变压器而能够保证冗余系统的新的改进。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所使用的这种旋转变压器,例如能够列举专利文献1的“旋转变压器”以及专利文献2的“冗余系统角度检测结构”的各结构。
首先,在专利文献1的“旋转变压器”的结构中,如图3、图4以及图5所示,具备在周方向上隔开间隔而形成有齿30的定子铁芯21、在各齿30上卷绕导线而构成的1相的励磁绕组40、41以及2相的输出绕组以及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设置在定子铁芯21的中心并具有与定子铁芯21之间的气隙磁导根据旋转角度而呈正弦波状地变化的外周曲线的转子(相当于图4的VR型转子20),检测伴随着转子的旋转而产生的气隙磁导的变化作为来自输出绕组的输出电压,在根据该输出电压检测转子的旋转角度的旋转变压器中,在定子铁芯21中组装分别施加励磁电压的两组励磁绕组40、41。
即,图4所示的公知的振幅调制方式的旋转变压器的励磁绕组由励磁绕组50、2相的第一输出绕组43以及第二输出绕组44构成,该励磁绕组50由两组的1相的第一励磁绕组40以及第二励磁绕组41构成,如图3那样,在定子铁芯21上安装有第一励磁绕组40、第二励磁绕组41后,再安装第一输出绕组43、第二输出绕组44。
因此,以被设置在上述定子铁芯的绝缘体34上所形成的隔壁42为界而在齿30的外径侧配设有第一励磁绕组40。
另外,以上述隔壁42为界而在齿30的内径侧配设有第二励磁绕组41。
上述各励磁绕组40、41其卷数相同,并且相互不接线,所以在各1相中相互独立,作为分别形成1相的冗余系统的励磁绕组40、41而设置。
因此,在图4的结构中,通过使上述VR型转子20旋转,从而如图5所示,能够从上述第一输出绕组43以及第二输出绕组44获得2相的输出信号Scos和Ssin。
另外,在前述的专利文献2的冗余型角度检测结构中,是并列设置或者串联配设未图示的两个旋转变压器的结构。
另外,图2所示的以往结构是从以往作为主流所使用的基于以往公知的振幅调制方式的非冗余系统的旋转变压器的结构,是1相励磁的2相输出结构。
即,励磁绕组50仅由一个第一励磁绕组40构成,不具有绕组的VR型转子20可自由旋转地被内设在轮状定子21的内侧。
与上述第一励磁绕组40对应的输出绕组60由构成2相输出的第一、第二输出绕组43、44形成。
因此,根据图2的以往结构,通过公知的下述输出电压方程式,能够获得基于振幅调制方式的2相的第一、第二输出电压ES1-S3、ES2-S4。
即,图4的结构中的1相输入/2相输出的输出电压方程式如下。
输出电压方程式
励磁电压 ER1-R2=Esinωt
第一输出电压 ES1-S3=kER1-R2cos Nθ
第二输出电压 ES2-S4=kER1-R2sin N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多摩川精机株式会社,未经多摩川精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86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