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拉曼光谱中用贵金属淬灭荧光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78868.9 | 申请日: | 201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0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梁庆优;杨贤锋;宋国胜;曾招余波;魏嫣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5 | 分类号: | G01N21/6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啸秋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淬灭 荧光 贵金属 拉曼光谱 荧光物质 分析检测技术 拉曼光谱检测 贵金属薄膜 拉曼光谱仪 离子溅射仪 表面喷涂 待测样品 反射光路 块状样品 样品表面 喷涂面 朝上 | ||
本发明属于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拉曼光谱中用贵金属淬灭荧光的方法。所述方法为:使用离子溅射仪在待测样品表面喷涂贵金属薄膜,然后将喷涂面朝上置于拉曼光谱仪的反射光路中进行拉曼光谱检测。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有效淬灭样品表面的荧光物质造成的干扰,得到高质量的谱图;对于基体的荧光也有一定的淬灭作用。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有效,尤其对于表面有荧光物质的不能破坏的块状样品特别适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曼光谱中用贵金属淬灭荧光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印度物理学家拉曼(C.V.Raman)与他的学生克里希南(K.S.Krishnan)于1928年发现了一种新的可见光的散射现象,发生这种散射时散射光的频率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拉曼散射。在光学上,除了声学声子和磁振子引起的散射,其它声子导致的散射都称作拉曼散射。由于发现了拉曼效应和拉曼散射,拉曼于1930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拉曼现象是一种光的非弹性散射现象,可以认为光子和声子之间产生能量的传递,这个过程可用拉曼的“虚能级”来解释。进行常规拉曼实验时,入射光的能量比较低,发生的散射称为正常拉曼散射,是一种线性现象;通常收集频率降低的光子的信号(斯托克斯线)。
拉曼光谱的应用范围很广泛,在新材料、新能源、催化过程、生物医学、物理学、地质、司法等学科领域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如石墨烯、氮化碳、催化剂、壳聚糖、稀土矿物等研究领域都采用拉曼光谱作为重要的表征手段。拉曼光谱有力地促进了这些领域的发展。
但是拉曼光谱经常会受到荧光的干扰,这是困扰拉曼光谱研究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分子荧光是分子中外层电子吸收光子并再发射的过程,荧光的波长大于入射光的波长且比拉曼散射光的强度高几个数量级。当拉曼散射的虚能级与电子的真实能级接近时,荧光就会对拉曼光谱的检测造成很大干扰,有时甚至使分析完全无法进行。而很多被研究的物质都会发生荧光干扰现象,因此克服荧光干扰非常重要。目前采用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变更激发波长、缩短采集时间、改小狭缝、光漂白,以及加入淬灭剂等。但荧光干扰特别强烈时,必须采用加入淬灭剂的方法。然而有些时候,加入淬灭剂的方法并不可行(比如对于块状样品),因此必须采用其它方法克服荧光的干扰。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曼光谱中用贵金属淬灭荧光的方法。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拉曼光谱中用贵金属淬灭荧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用离子溅射仪(sputter coater)在待测样品表面喷涂贵金属薄膜(下文简称作“喷金”),然后将喷涂面朝上置于拉曼光谱仪的反射光路中进行拉曼光谱检测。
优选地,所述贵金属是指铂(Pt)、金(Au)、银(Ag)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喷涂贵金属薄膜的电流为10mA~100mA,喷涂时间5~150s。由仪器按照固定程序自动完成喷金操作。
优选地,所述待测样品为块状样品,或用双面胶粘于载玻片上的薄膜状样品,或平铺于载玻片上的粉末状样品。
优选地,所述拉曼光谱检测的激发波长为532nm或者633nm。
本方法的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对于块状等不能加入淬灭剂制样的有荧光样品,若荧光干扰仅来自于表面的物质,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荧光的干扰,获得高质量的谱图。若荧光来自于基底本身,该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荧光的干扰,提高谱图质量。对于粉末状样品,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荧光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样品喷金前(A)后(B)的拉曼光谱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样品喷金前(A)后(B)的拉曼光谱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88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