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无线开关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79023.1 | 申请日: | 201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9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成;蔡峻林;邓金荣;谢健文;张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彰道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5/02 | 分类号: | G05B15/02;G05B19/418;G08C23/04;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王国标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终端 接收终端 终端 红外发送模块 射频发送模块 控制装置 智能无线开关 单片机 继电器 电压检测模块 供电电池电压 红外接收模块 射频收发模块 双向通信连接 触控显示屏 供电电池 实时检测 使用寿命 受控开关 输入按键 通信连接 输出端 输入端 处理器 整合 配置 | ||
1.一种智能无线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控终端(1)、手持终端(2)以及多个接收终端(3),所述中控终端(1)与接收终端(3)双向通信连接,所述手持终端(2)输出端与接收终端(3)输入端通信连接,所述手持终端(2)输出端与中控终端(1)输入端相连;所述手持终端(2)包括单片机、供电电池、红外发送模块、射频发送模块、输入按键、电压检测模块以及两个受控开关,所述供电电池与手持终端(2)各个电路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输出端分别与受控开关控制端相连,所述受控开关输出端分别控制供电电池与红外发送模块以及射频发送模块的通电连接,所述供电电池供电端与电压检测模块输入端相连,所述电压检测模块输出端与单片机输入端相连,所述输入按键与单片机输入端相连;所述中控终端(1)以及接收终端(3)均配置有射频收发模块以及红外接收模块,所述中控终端(1)还包括触控显示屏,所述接收终端(3)还包括处理器以及继电器,中控终端(1)中所述射频收发模块以及红外接收模块分别与触控显示屏相连,接收终端(3)中所述射频收发模块以及红外接收模块分别与处理器相连,所述处理器与继电器控制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无线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包括型号为MAX1272模数转换芯片以及电压跟随器,所述供电电池供电端与电压跟随器输入端相连,所述电压跟随器输出端与模数转换芯片输入端相连,所述模数转换芯片输出端与单片机输入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无线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包括型号为DS2672电池监视芯片,供电电池供电端与电池监视芯片输入端相连,所述电池监视芯片输出端与单片机输入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无线开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示灯,所述单片机输出端与提示灯相连。
5.一种上述智能无线开关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为每个接收终端设置红外操作码以及射频地址码,为中控终端的每个输入动作设置射频地址码以及动作码,为手持终端的每个输入动作设置射频地址码、红外操作码以及动作码;
步骤B.选择对中控终端或者手持终端进行控制,若对中控终端进行操作,提取相应的射频地址码和动作码;若对手持终端进行操作,判断手持终端的供电电池电压是否满足要求,如果满足要求,同时提取相应的射频地址码、红外操作码以及动作码,若不满足,只提取红外操作码以及动作码;
步骤C.各个接收终端接收中控终端或者手持终端所传输的射频地址码或者红外操作码,与自身所存储的红外操作码以及射频地址码相匹配,若匹配成功,接收终端执行相应的动作码内容,若匹配不成功,接收终端无需任何动作;
步骤D.接收终端完成动作码内容后,向中控终端反馈发送接收终端所存储的射频地址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终端还设置有用于输入红外通用码以及操作码的输入动作,步骤C中若接收终端接收到手持终端所传输的红外通用码,该接收终端总要执行所接收到的操作码的内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终端设置有用于存储红外操作码、射频地址码以及操作码信息的二维码,所述手持终端设置有摄像头,步骤1中所述手持终端可通过扫描接收终端的二维码,设置每个输入动作的红外操作码、射频地址码以及操作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彰道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彰道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902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