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温泵的双隔热热屏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81212.2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6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礼;卢永刚;朱荣生;付强;司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29/58 | 分类号: | F04D29/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温 隔热 屏蔽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温泵的双隔热热屏蔽系统。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高温泵的双隔热热屏蔽系统,双隔热热屏蔽系统安置在出水弯管上方,主要由隔热半圆盘一、隔热半圆盘二、隔热圆盘、排气管、热屏蔽支架、热屏蔽下盖、引流装置、散热组件、热屏蔽上盖和进气管十个部分组成,通过对泵轴和泵头采用双隔热的办法,且采用全新设计的隔热结构,使高温泵泵头以上组件进行热阻断,从而对高温泵的电机模组和控制监测模组达到良好热屏蔽效果,本发明结构简单,易安装,易拆卸,且可保证高温泵的长期可靠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泵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用于高温泵的双隔热热屏蔽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用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工业用泵装置向大型化(大容量、高效率、可靠性、低噪声及自动化)发展,然而国内对大型工业用泵的研制难以取得突破,大部分依赖于进口。而高温熔盐泵、高温重金属泵的研制是近年来国内泵行业的发展方向,这类泵的特点主要是流量大、扬程低。目前热屏蔽是高温泵最大的技术难题之一,其中高温泵的电机模组和控制监测模组都不适于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很难保证高温泵的长时期安全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高温泵的热屏蔽问题,使高温泵站更加高效稳定的工作。因为热屏蔽是高温泵最大的技术难题之一,高温泵的电机模组和控制监测模组都不适于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本发明为一种用于高温泵的双隔热热屏蔽系统,通过对泵轴和泵头采用双隔热的办法,且采用全新设计的隔热结构,使高温泵泵头以上组件进行热阻断,从而对高温泵的电机模组和控制监测模组达到良好热屏蔽效果。
一种用于高温泵的双隔热热屏蔽系统,所述高温泵包括进水段、混流式叶轮、空间导叶、导轴承一、扬水管、主轴、出水弯管、导轴承二、密封支撑、压盖、轴承组件,联轴器部件,进水段安装在空间导叶上,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导轴承一安装在空间导叶的内盖板内部,空间导叶的出口端与扬水管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扬水管的出口端与出水弯管通过螺栓连接,出水弯管内设置有密封支撑,密封支撑内部安置有导轴承二,密封支撑和压盖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出水弯管上;
所述双隔热热屏蔽系统包括隔热半圆盘一、隔热半圆盘二、隔热圆盘、排气管、热屏蔽支架、热屏蔽下盖、引流装置、散热组件、热屏蔽上盖和进气管;
在出水弯管上方安置有双隔热热屏蔽系统,双隔热热屏蔽系统的上方安置有轴承组件,所述双隔热热屏蔽系统主要对主轴进行冷却,且对轴承组件下方的热量进行屏蔽,阻断热量向轴承方向传递,轴承组件主要是平衡主轴所受的轴向力和径向力,联轴器部件安置在轴承组件的上方;
所述的双隔热热屏蔽系统中,散热组件安装在主轴上,采用过渡配合的方式,且通过键进行传动连接,引流装置安装在热屏蔽下盖和热屏蔽上盖内部,在热屏蔽上盖设有一个通孔,外接进气管,在热屏蔽下盖上设有两个通孔,外接连接管与隔热圆盘相连,隔热圆盘内部设有气体流道,隔热圆盘外接连接管与隔热半圆盘一和隔热半圆盘二相连,隔热半圆盘一和隔热半圆盘二内部均设有气体流道,隔热半圆盘一和隔热半圆盘二均外接排气管;其中,散热组件由特制轴套和散热片组成,散热片为圆环状,焊接在特制轴套外圆壁上,引流装置由特制圆筒和导流片组成,导流片焊接在特制圆筒内部,散热组件上的散热片与引流装置上的导流片交替叠放;
所述的双隔热热屏蔽系统,冷气体从进气管进入热屏蔽组件内部,引流装置对冷气体进行导流,使冷气体与散热组件充分接触,冷气体进入隔热圆盘,通过隔热圆盘内部的气体流道进入隔热半圆盘一和隔热半圆盘二,最后从外接排气管排出,其中散热组件是阻止屏蔽在主轴上的热量向轴承组件的方向进行传递,隔热半圆盘一、隔热半圆盘二和隔热圆盘组成的隔热屏是阻止隔热墙下方的热量向上方传递。
所述双隔热热屏蔽系统中的隔热半圆盘一、隔热半圆盘二、隔热圆盘、热屏蔽支架、引流装置和散热组件均采用不锈钢材质,而排气管、热屏蔽下盖、和热屏蔽上盖和进气管均采用绝热材质。
所述隔热半圆盘一、隔热半圆盘二、隔热圆盘组成的隔热屏隔热面积占隔热墙上安置孔a面积的85%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12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轮机、燃气轮机的导叶环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钻井船高压泥浆泵避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