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组合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81563.3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1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邵国良;李相哲;徐祖宏;潘利星;洪鑫;袁琳娜;金青龙;徐磊;李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泓创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6/50;H01M10/04;H01M10/613;H01M10/643;H01M10/6557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0026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体 电池组合结构 电池容置槽 电池单体 电池组结构 耐振动性能 横向拼接 绝缘材料 上下贯通 限位结构 纵向拼接 电池轴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组合结构。它解决了现有的技术问题。本电池组合结构,包括电池单体,所述的电池单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座体,所述的座体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电池容置槽,所述的电池容置槽内设有电池轴向限位结构,所述的座体的至少一侧设有横向拼接结构,所述的座体的至少一个端面设有纵向拼接结构。本发明具有电池组结构稳定,耐振动性能好,组合方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多个电池组合使用时,尤其是由多个单体圆柱形电池通过串并联组合形成大容量、高电压电池组时,通常通过导线将多个电池进行连接以组成大容量的电池组,组合十分不便,且线路复杂,安全隐患大,或者采用整体模具进行电池的装配,电池组合的灵活性受到限制,并且增加了产品开发成本,还给产品的维护等带来不便,维修、拆卸等均会破坏整个电池组。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电池支架[申请号:201620426401.8],包括相互卡扣固定的两个结构类似的支架及收容固定于支架之间的电路板,支架包括一基板、设置于基板的背离另一支架的一侧的电池收容部及自基板的另一侧垂直向内凹陷形成的电路板收容空间,其中一支架的基板朝向另一支架延伸形成若干卡扣部,另一支架的基板对应卡扣部开设若干卡槽,所述两基板的电路板收容空间相对扣合以将电路板收容,卡扣部卡扣于所述对应的卡槽内。
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的部分问题,但是,该方案还至少存在以下缺陷:电池组合不便,灵活性差且维护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池组合方便,且灵活的电池组合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电池组合结构,包括电池单体,所述的电池单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座体,所述的座体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电池容置槽,所述的电池容置槽内设有电池轴向限位结构,所述的座体的至少一侧设有横向拼接结构,所述的座体的至少一个端面设有纵向拼接结构。
安装时,座体分别位于电池单体的两端,通过座体内的电池容置槽实现电池单体的安装,而电池轴向限位结构能够保证电池单体在座体内的稳定性,此外横向拼接结构能够实现多个电池单体的横向拼接,以组成电池组,电池组合方便,且能根据实际容量需要进行组合拼接,通过纵向拼接结构能够实现座体与座体的纵向对接,丰富了电池对接的多样性,电池组合更加灵活,维护方便。
在上述的电池组合结构中,所述的纵向拼接结构包括设于座体端面的至少一个插孔和/或插销,所述的座体能够通过插孔和/或插销与横向相邻的另一座体的插销和/或插孔相拼接。插销和插孔的配合能够实现座体的纵向对接,且对接方便。
在上述的电池组合结构中,所述的纵向拼接结构仅设置在座体的一个端面或者两个端面分别设有纵向拼接结构;所述的纵向拼接结构为插孔和插销的组合或者仅为插孔或者仅为插销。
在上述的电池组合结构中,所述的横向拼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组合榫和/或组合槽,所述座体能够通过组合榫和/或组合槽与横向相邻的另一座体的组合槽和/或组合榫相拼接。通过组合槽和组合榫实现座体与座体之间的横向拼接,对接方式简单,且对接后结构稳定。
在上述的电池组合结构中,所述的组合榫呈燕尾形;所述的组合槽呈燕尾形;所述的组合榫和组合槽相互吻合拼接。组合榫和组合槽呈燕尾形能够有效防止拼接后的座体与座体之间发生横向脱离,使得组合后的电池组结构更加可靠。
在上述的电池组合结构中,所述的座体为呈扁平状的矩形板体,所述的座体一组对边上分别设有组合榫,所述的座体另一组对边上分别设有组合槽。这里的组合榫和组合槽在座体的周向方向上交错分布,使得座体更加容易实现横向匹配。
在上述的电池组合结构中,所述的座体横向拼接后在座体之间形成散热通孔。散热通孔能够提高电池组的散热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泓创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泓创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15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