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横穿深基坑的压力管线原位保护及围护挡土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81717.9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2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应姣;张志冰;彭刚;龙华东;谭桂平;周坤;李杰;曹铁军;田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杨宣仙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穿 基坑 压力 管线 原位 保护 围护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横穿深基坑的压力管线原位保护及围护挡土结构及施工方法。所述挡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为先在在待原位保护管线两侧一期地下连续墙,并在靠近待原位保护管线的位置中断,然后在一期地下连续墙外侧施工钢板桩支护结构和复合桩挡土墙,复合桩挡土墙置于中断区域外侧,是由多根相互咬合的MJS旋喷桩组成的MJS旋喷桩加固体和插设在MJS旋喷桩加固体内的多根微型钢管桩组成,将中断区域完全遮挡,所述钢板桩支护结构是由施工在复合桩挡土墙两侧的两排钢板桩组成。本发明大幅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在基坑开挖前,达到围护结构封闭的效果,有效的降低了基坑开挖时逆作连续墙位置出现渗水漏水和塌方的可能,增加了基坑开挖和逆作连续墙施工时的安全系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结构施工原位管线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标贯地层横穿深基坑的压力管线原位保护及围护挡土结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的升级和改造,加速我国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城市地铁轨道交通的建设越发迅猛,地铁施工将不可避免地对原有各种市政管线带来极大影响,给原有已经规划和在建管线布局带来不便,管线迁改和如何对现有管线保护的问题已成为地铁施工中的难题。
在一些特殊区域的管道不能随意改迁,比如杭州某地铁线路施工现场就存在直径Φ273机场输油管横穿基坑,由于该地铁车站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车站北侧存在一条输油管东西走向斜穿另一车站主体结构,输油管直径Φ273,埋深约3.4m,斜跨长度达29m,该输油管为机场唯一的供油管道,无法改迁,由于地铁结构施工,只能进行原位悬吊保护。但是管线的原位保护也对车站的围护结构施工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导致此处围护结构无法完全封闭,只能在基坑开挖时,采用边挖边做的逆作法进行输油管下方的围护结构施工。而逆作法施工前,需对此处围护结构敞口位置提前进行加固和止水,以防止逆作施工时出现涌水、涌砂、土方塌方等安全风险。但是此处基坑为开挖深度达26m的超深基坑,所处地层也为标贯45以上的高标贯地层,常规的二重管、三重管旋喷加固工法在此类深度和地层,几乎起不到什么加固效果,无法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而围护结构上方的管线的重要程度,也对加固过程中管线的变形位移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风化高标贯地层横穿深基坑的压力管线原位保护及围护挡土结构施工方法,该挡土结构采用MJS全方位高压旋喷施工技术,加固桩径大、加固强度高,施工时桩心可以避开管道,仍可保证桩体之间的相互咬合,通过与桩内插入的钢管形成复合受力体系,可以满足逆作连续墙施工时的挡土和止水要求,能够满足管道原位保护下的逆作法围护结构施工。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种横穿深基坑的压力管线原位保护及围护挡土结构,包括施工在待原位保护管线两侧的一期地下连续墙,所述一期地下连续墙在待原位保护管线附近形成中断区域,并在中断区域外侧挖设有挡土墙施工区,所述挡土墙施工区的宽度大于中断区域的宽度,其底面低于待原位保护管线,在挡土墙施工区内施工有钢板桩支护结构和复合桩挡土墙;所述复合桩挡土墙置于中断区域外侧,是由多根相互咬合的MJS旋喷桩组成的MJS旋喷桩加固体和插设在MJS旋喷桩加固体内的多根微型钢管桩组成,其宽度大于中断区域的宽度,并将中断区域完全遮挡,所述MJS旋喷桩加固体的多根相互咬合的MJS旋喷桩排列成一排或多排,每排MJS旋喷桩之间相互咬合,靠近一期地下连续墙的MJS旋喷桩边缘与一期地下连续墙相互咬合,且多根MJS旋喷桩的桩底不高于一期地下连续墙的墙底;所述钢板桩支护结构是由施工在复合桩挡土墙两侧的两排钢板桩组成,两排钢板桩分别设置在挡土墙施工区的边缘位置,并延伸至挡土墙施工区外侧开挖边坡内。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组成复合桩挡土墙的每根MJS旋喷桩桩底与一期地下连续墙墙底在同一平面,在多根MJS旋喷桩施工形成加固体后,通过引孔的方式在MJS旋喷桩加固体内开设有多个孔洞,并在每个孔洞内插入微型钢管桩,所述微型钢管桩加固体与多根微型钢管桩通过注浆固结成一体。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挡土墙施工区的底面置于待原位保护管线下方至少1m的位置,挡土墙施工区外侧的开挖边坡的坡度为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17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筒体沉井深基坑支护施工法
- 下一篇:桩顶支撑结构及基坑支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