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81871.6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63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饭塚夏海;喜多洋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贝贝;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东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传递 装置 润滑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在筐体的内部抑制自润滑流体对旋转体施加的阻力并可防止空气混入至润滑流体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结构及垫圈。润滑结构体包括具有吸口部(65a)的粗滤器(65)、及对变速器壳体(31)的内部空间进行分隔的间隔构件(63a)、间隔构件(64b)、间隔构件(62a)、间隔构件(62b)。间隔构件(63a)、间隔构件(64b)、间隔构件(62a)、间隔构件(62b)划分收容最终从动齿轮(42)的差速器室(DR)、及在上方与差速器室(DR)连通且收容粗滤器(65)的粗滤器室(SR)。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结构及垫圈,其在动力传递装置的筐体的内部润滑流体滞留而形成的积存流体中浸渍旋转体而对所述旋转体进行润滑的。
背景技术
以前,作为搭载于车辆等中的动力传递装置,有包括如下部件的装置:变速器(transmission),使内燃机的驱动力变速并加以输出;差速器装置(differentialdevice),将自变速器输出的驱动力分配至左右的驱动轮;及分动器装置(transferdevice),将传递至差速器装置的驱动力分配至位于前后方向上的其他驱动轮。
作为此种动力传递装置,有包括如下润滑结构的装置:在筐体的内部润滑油(润滑流体)滞留而形成的积存油(积存流体)中浸渍最终从动齿轮(final driven gear)(旋转体)而对所述最终从动齿轮进行润滑的润滑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此种动力传递装置中,通常经由粗滤器(strainer)并利用泵抽出筐体内部滞留的润滑油,从而作为润滑油供给至动力传递装置的零件、或作为油压工作装置用的工作油压而使用。
此处,若泵自积存油与润滑油一同吸入空气,则存在会产生无法供给要求的工作油压等不良情况的担忧。因此,粗滤器的配置位置、或润滑油的量是以粗滤器的吸口部一直没入积存油的方式设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2428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般的润滑结构中,在积存流体的润滑流体的量过多的情况下,在因旋转体而扬起润滑流体时,存在自润滑流体对旋转体施加的阻力变大的担忧。
一方面,在为了降低对旋转体施加的阻力而减少积存流体的润滑流体的量的情况下,粗滤器的吸口部露出而粗滤器与润滑流体一同吸入空气,从而存在经由粗滤器而供给至其他机构的润滑流体中混入空气的担忧。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方面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筐体的内部抑制自润滑流体对旋转体施加的阻力、且可防止粗滤器的吸口部自积存流体露出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结构及垫圈(gasket)。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为
一种在动力传递装置(例如,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PT。以下相同)的筐体(例如,实施方式的变速器壳体31。以下相同)的内部润滑流体滞留而形成的积存流体中浸渍旋转体(例如,实施方式的最终从动齿轮42。以下相同)而对所述旋转体进行润滑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结构,且包括:
配置于所述筐体的内部的粗滤器(例如,实施方式的粗滤器65。以下相同)、及对所述筐体的内部空间进行分隔的间隔构件(例如,实施方式的突出部63a及壁部64b。以下相同),
所述粗滤器具有自所述积存流体吸入所述润滑流体的吸口部(例如,实施方式的吸口部65a。以下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18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